《商周十供特展》
“商周十供”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重要代表器物,形制古朴厚重,做工精致考究,纹饰刻画精细,铭文秀美典雅,器表泛红伴绿,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成就;它完整成套,传承有序,折射出清王朝与孔府的密切关系,是古代中央政府尊崇孔子的实物见证;同时“商周十供”以器藏道,蕴含着儒家文化的礼乐精神,显示了古老文明的悠久传承。 本展览以“商周十供”为核心展品,辅之以相关文物及历代祭孔礼器、档案古籍等其他孔府旧藏,全面讲述“商周十供”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商周十供”,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天下衣冠仰圣门,旧邦风俗本来敦。孔府在过年时忙碌且热闹,是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的典型代表。古人言:“时和岁丰,兆民安泰,此为上瑞?!蔽熳!吧暌懦晒Α焙蟮氖赘龃航?,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孔子博物馆特推出《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此次展览选取了一百余件(套)孔府旧藏文物,以时和岁丰为主题,分辞旧、迎新、纳祥三个部分,讲述太平清景里孔府辞旧迎新的系列年俗与中国文化中国年的深厚内涵,让观众感受孔府里的浓浓“年味”,触摸历史里的岁月更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孔府旧藏文房清供展》开展
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祖训,源自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安谎А妒罚抟匝裕徊谎А独瘛?,无以立?!绷角Ф嗄昀?,诗礼传家的祖训,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使得孔氏家族书画兼擅,文化繁盛,拥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与艺术水平。而孔府旧藏文房清供则是这些得以实现的工具与媒介,孔子后裔通过使用它们,得以启迪智慧灵感,赓续传统儒脉,传承诗礼祖训。孔府旧藏民国服饰展
服饰为彰身之具,亦是国民文化之表征?!犊赘刹孛窆握埂肪劢姑窆揽追斡肴粘7瘟礁鼋嵌?,分“祭孔服饰”“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四个部分,展出民国时期的服饰及相关文物60余件套,充分展现了民国时期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展(已撤展)
展览打破传统形式,引入文化人类学视角,通过舞台场景搭建等方式展示榉溪民俗特色展品,汇集浙江婺州区域200余件组作品,近30个案例,提炼传统礼仪元素,将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礼乐东方——孔府旧藏中和礼乐文物展
本展览为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100项推介项目,纳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展览汇集商周十供、汉五供、北宋大晟钟、明清中和韶乐乐器等各类礼乐器 120余件,辅之以孔府档案等珍贵史料,对众多皇家御赐礼器进行历史回顾,以博物馆语言诠释儒家文明礼乐历史。《耕织图》主题展(已撤展)
“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以耕织为主的农业生产是我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耕织文化。流光溢彩——孔府旧藏珐琅器展(已撤展)
珐琅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造型典雅、色彩艳丽、纹饰华美、寓意吉祥。在明清两朝备受皇家青睐,其工艺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改进,品质卓越,持续焕发光彩,影响深远。孔府旧藏珐琅器展展出的珐琅器,时间跨度上自明代下到民国,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本次展览聚焦珐琅的造型、工艺、纹饰和发展演变,力求展示传统珐琅的艺术魅力。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已撤展)
2023年8月10日,“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在孔子博物馆临展3厅开展。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
2023年8月5日,“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在孔子博物孔府档案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系首次向观众展示孔府旧藏的婚书喜启,共展出清代和民国文书档案32件/套。《奎文阁藏书展》(已撤展)
奎文阁是孔庙礼制建筑的重要组成,是代表收藏传承儒家经典的标志性场所,其来源主要有皇帝御赐、孔府刻书、自行购买等??鬃硬┪锕荨犊母蟛厥檎埂饭舱钩稣涔蠊偶⒌癜?、拓片、印章等珍贵文物15种,分御赐书籍、珍贵家刻、藏书影响三大板块。展览既突出奎文阁藏书的主要特点,又涵盖其多种类型和来源,观众可在鉴赏奎文阁藏书的同时,对历朝尊孔崇儒、尊师重教的举措及古籍文献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览展品既有《性理大全》《御纂朱子全书》等御赐之书,也有反映中国铜活字印刷的古代大百科全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还有反映雍正勤于政务、整顿吏治的《朱批谕旨》?!缎衣呈⒌洹凡唤鎏逑至丝滴醯邸白鹗β」?,超迈古今”的气魄,也彰显了孔氏家族的尊贵和荣耀。首次展出的《红萼轩词牌》设计精美,是目前已知为数不多的词谱书版存世作品。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奎文阁的藏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人文故事,了解奎文阁在收藏、传承传统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观众爱上古籍、爱上博物馆、爱上中国文化遗产。乾隆与曲阜——馆藏《孔子世家文书》特展(已撤展)
在两千多年尊孔崇儒的历史长河中,共有12位皇帝19 次幸临曲阜。最早的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自淮南过鲁,“以大牢祠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最后一位皇帝是清高宗弘历,他是所有躬临阙里孔庙中最特殊的一位。 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乾隆统治期间文治武功皆有所成,尊崇孔子的活动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他一生八次驾临曲阜,即乾隆十三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乾隆二十七年 (1762)、乾隆三十六年 (1771)、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次施礼,以示对孔子的尊崇。 为了让观众更多的了解乾隆与曲阜的关系,我们从馆藏 6000多卷清代《孔子世家文书》中,挑选了30件/套档案来展出。这些文书档案内容丰富、样式多样、文种繁多,既是清代文书原件的真实面貌,也是乾隆皇帝幸临曲阜活动的历史记录,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孔府旧藏文物珍品展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历代孔子衍圣公居住的府邸,又称圣府。自西汉以来历朝统治者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推崇备至,在不断加封追谥孔子的同时,对孔子嫡系后裔也恩荫有加。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孔子46代孙孔宗愿袭封衍圣公至1935年孔德成被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封号绵延八百余年,明清两代衍圣公品秩隆升,朝会时位列文臣之首。除了政治上的礼遇外,朝廷还频繁赏赐祭祀器服、帝后墨宝、典籍文献等以示恩宠。同时衍圣公府还有自己的祭田、产业,形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天下第一家”,拥有丰富的收藏??鬃硬┪锕菟?0万件文物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孔府旧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祭祀礼乐器、孔府档案和明代服饰。 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文物珍品展》特将常设“诗礼传家”展厅内原有部分展品进行调整替换,丰富完善展览内容,增加知识延伸,同时还增设了多媒体等数字化展陈方式,将常设展厅改造提升,共调整展出展品30件(套)。更好的传播展示了儒家文化和孔府旧藏珍品,更充分的展示孔府旧藏文物的同时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让观众更好的感受到孔府旧藏的魅力。天地合德—-孔子博物馆过大年展(已撤展)
曲阜,作为鲁国故都,孔子生地,享有“周礼尽在鲁矣”之美誉。受“天下第一家”孔府的影响,曲阜地区的礼仪年俗,自然深深打上了孔子及其家族的烙印。世居于此的孔子嫡裔们,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在与历代王朝的政治往来及与当地民众在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孔子故里年俗文化。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卯”的本意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痹谑刂Ю?,卯时指代清晨(5时至7时),“卯”代表早晨,代表春意,充满无限生机。兔子则是一种具有极强繁殖力的动物,谐音“吐子”,被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吉祥象征。孔府旧藏扇子展(已撤展)
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扉也,从户羽?!鄙茸又饕治缒闪沟娜粘S蒙燃罢孟酝堑睦褚怯蒙攘街帧F裎钩鐾恋哪甏显?、保存较完好的实物扇子是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出土的竹编扇子。这说明,至迟于春秋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扇子。随后的两千多年中,扇子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创新与完善。到了清代,主要以折扇和纨扇为主,质地有纸、绢、绸、缎、纱、缂丝等。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已撤展)
山东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这片土地位居黄河下游,东临大海、中有泰山,古济水穿流而过,为《禹贡·九州》青兖故地,古东夷部族居住繁衍于斯。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礼制萌发并渐趋完备,开启了迈向早期国家的演进历程,龙山时代又为中原地区源源不断贡献了来自东方的礼制文明。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已撤展)
出身于广东潮汕的当代书画名家吴泽浩先生,少承家学,转益多师,承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家亲授,得岭南画派艺术之精髓;后扎根齐鲁大地、涵养儒学气韵逾五十载,深具传统文化底蕴。其书法师法古人,笔力雄健,纵横开阖;其画作以意领气,以气领神,以神写意,以气统领全局,以意象绘画具象,开创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境,独领风骚。福寿康宁 孔府过大年(已撤展)
“福寿康宁”出自《尚书》的洪范篇,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第一单元“?!?,就是说的新年祈福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已撤展)
2022年1月1日,孔子博物馆“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将如约而至。该展集结23件本馆所藏衍圣公家族服饰,并辅以明代衍圣公衣冠画像、明代孔府档案《孔子文化展》新疆喀什(已撤展)
四海之内皆兄弟,鲁疆同根颂中华,文化润疆,齐鲁先行,2021年12月26日上午,《孔子文化展》开幕仪式在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成功举办。钦承圣绪——馆藏清代衍圣公印章展
本展览是孔子博物馆建成开放以来的首个印章专题展,所展印章也是第一次由库房走进展厅与观众见面。本展览选取的展品多为衍圣公名章,时间跨度由清初至清末,序列完整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已撤展)
新年,代表着辞旧迎新,万象回春;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喜庆祥和。新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便是依托“孔子故里”曲阜孔府传统的年俗文化,按照“源起——腊八——祭灶——过年——元宵”的年俗时间轴,通过相关孔府文物展示,传递孔府从腊八节到元宵节完整复杂的特色过年礼仪,让观众能够在时光穿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亚洲文明展(已撤展)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陆,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都曾领先于世界。亚洲的历史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宗教精神、哲学思想,甚至是国家建设的独特智慧;亚洲的人民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描绘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文明画卷。孔德成百年纪念展(已撤展)
此次纪念展包含“裔出圣门”“生长于斯”“抗战离乡”“播迁宝岛”“传承永续”五个部分,以社会时代为背景,依托孔子博物馆馆藏藏品,纪念缅怀孔德成先生继承祖训、勤于治学、修己安人、弘文励教的一生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孔府文物精品展(已撤展)
农历庚子鼠年新春佳节临之际,1月18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在孔子博物馆基座层二号临展厅盛大开幕。展览分为新衣迎春、祈福迎祥、祭祖敬先、清供献瑞四部分,集中展示了孔府过腊八节、小年、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风俗习惯。本次展览上展文物共计81件/套149件,展厅中还摆放了来自中国牡丹之乡贾文忠全形拓艺术展(已撤展)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孔子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簠斋遗韵——贾文忠全形拓艺术展”将于5月18日—9月16日在我馆四号临展厅展出。展览将展出贾文忠全形拓作品52件,囊括了青铜器、铜镜、砖石等各类全形拓艺术作品,以充分展示传统金石全形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商周十供”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重要代表器物,形制古朴厚重,做工精致考究,纹饰刻画精细,铭文秀美典雅,器表泛红伴绿,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成就;它完整成套,传承有序,折射出清王朝与孔府的密切关系,是古代中央政府尊崇孔子的实物见证;同时“商周十供”以器藏道,蕴含着儒家文化的礼乐精神,显示了古老文明的悠久传承。 本展览以“商周十供”为核心展品,辅之以相关文物及历代祭孔礼器、档案古籍等其他孔府旧藏,全面讲述“商周十供”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商周十供”,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天下衣冠仰圣门,旧邦风俗本来敦。孔府在过年时忙碌且热闹,是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的典型代表。古人言:“时和岁丰,兆民安泰,此为上瑞?!蔽熳!吧暌懦晒Α焙蟮氖赘龃航冢梦奈锝埠弥泄适?,孔子博物馆特推出《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此次展览选取了一百余件(套)孔府旧藏文物,以时和岁丰为主题,分辞旧、迎新、纳祥三个部分,讲述太平清景里孔府辞旧迎新的系列年俗与中国文化中国年的深厚内涵,让观众感受孔府里的浓浓“年味”,触摸历史里的岁月更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祖训,源自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绷角Ф嗄昀矗翊业淖嫜?,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使得孔氏家族书画兼擅,文化繁盛,拥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与艺术水平。而孔府旧藏文房清供则是这些得以实现的工具与媒介,孔子后裔通过使用它们,得以启迪智慧灵感,赓续传统儒脉,传承诗礼祖训。
服饰为彰身之具,亦是国民文化之表征?!犊赘刹孛窆握埂肪劢姑窆揽追斡肴粘7瘟礁鼋嵌?,分“祭孔服饰”“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四个部分,展出民国时期的服饰及相关文物60余件套,充分展现了民国时期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
展览打破传统形式,引入文化人类学视角,通过舞台场景搭建等方式展示榉溪民俗特色展品,汇集浙江婺州区域200余件组作品,近30个案例,提炼传统礼仪元素,将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本展览为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100项推介项目,纳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展览汇集商周十供、汉五供、北宋大晟钟、明清中和韶乐乐器等各类礼乐器 120余件,辅之以孔府档案等珍贵史料,对众多皇家御赐礼器进行历史回顾,以博物馆语言诠释儒家文明礼乐历史。
“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以耕织为主的农业生产是我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耕织文化。
珐琅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造型典雅、色彩艳丽、纹饰华美、寓意吉祥。在明清两朝备受皇家青睐,其工艺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改进,品质卓越,持续焕发光彩,影响深远??赘刹胤├牌髡拐钩龅姆├牌鳎奔淇缍壬献悦鞔碌矫窆?,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本次展览聚焦珐琅的造型、工艺、纹饰和发展演变,力求展示传统珐琅的艺术魅力。
2023年8月10日,“先师圣迹——《孔子圣迹图》版本展”在孔子博物馆临展3厅开展。
2023年8月5日,“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在孔子博物孔府档案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系首次向观众展示孔府旧藏的婚书喜启,共展出清代和民国文书档案32件/套。
奎文阁是孔庙礼制建筑的重要组成,是代表收藏传承儒家经典的标志性场所,其来源主要有皇帝御赐、孔府刻书、自行购买等??鬃硬┪锕荨犊母蟛厥檎埂饭舱钩稣涔蠊偶?、雕版、拓片、印章等珍贵文物15种,分御赐书籍、珍贵家刻、藏书影响三大板块。展览既突出奎文阁藏书的主要特点,又涵盖其多种类型和来源,观众可在鉴赏奎文阁藏书的同时,对历朝尊孔崇儒、尊师重教的举措及古籍文献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览展品既有《性理大全》《御纂朱子全书》等御赐之书,也有反映中国铜活字印刷的古代大百科全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还有反映雍正勤于政务、整顿吏治的《朱批谕旨》。《幸鲁盛典》不仅体现了康熙帝“尊师隆轨,超迈古今”的气魄,也彰显了孔氏家族的尊贵和荣耀。首次展出的《红萼轩词牌》设计精美,是目前已知为数不多的词谱书版存世作品。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奎文阁的藏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人文故事,了解奎文阁在收藏、传承传统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观众爱上古籍、爱上博物馆、爱上中国文化遗产。
在两千多年尊孔崇儒的历史长河中,共有12位皇帝19 次幸临曲阜。最早的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自淮南过鲁,“以大牢祠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最后一位皇帝是清高宗弘历,他是所有躬临阙里孔庙中最特殊的一位。 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乾隆统治期间文治武功皆有所成,尊崇孔子的活动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他一生八次驾临曲阜,即乾隆十三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乾隆二十七年 (1762)、乾隆三十六年 (1771)、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次施礼,以示对孔子的尊崇。 为了让观众更多的了解乾隆与曲阜的关系,我们从馆藏 6000多卷清代《孔子世家文书》中,挑选了30件/套档案来展出。这些文书档案内容丰富、样式多样、文种繁多,既是清代文书原件的真实面貌,也是乾隆皇帝幸临曲阜活动的历史记录,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历代孔子衍圣公居住的府邸,又称圣府。自西汉以来历朝统治者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推崇备至,在不断加封追谥孔子的同时,对孔子嫡系后裔也恩荫有加。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孔子46代孙孔宗愿袭封衍圣公至1935年孔德成被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封号绵延八百余年,明清两代衍圣公品秩隆升,朝会时位列文臣之首。除了政治上的礼遇外,朝廷还频繁赏赐祭祀器服、帝后墨宝、典籍文献等以示恩宠。同时衍圣公府还有自己的祭田、产业,形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天下第一家”,拥有丰富的收藏??鬃硬┪锕菟?0万件文物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孔府旧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祭祀礼乐器、孔府档案和明代服饰。 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文物珍品展》特将常设“诗礼传家”展厅内原有部分展品进行调整替换,丰富完善展览内容,增加知识延伸,同时还增设了多媒体等数字化展陈方式,将常设展厅改造提升,共调整展出展品30件(套)。更好的传播展示了儒家文化和孔府旧藏珍品,更充分的展示孔府旧藏文物的同时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让观众更好的感受到孔府旧藏的魅力。
曲阜,作为鲁国故都,孔子生地,享有“周礼尽在鲁矣”之美誉。受“天下第一家”孔府的影响,曲阜地区的礼仪年俗,自然深深打上了孔子及其家族的烙印。世居于此的孔子嫡裔们,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在与历代王朝的政治往来及与当地民众在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孔子故里年俗文化。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卯”的本意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端滴慕庾帧匪担骸懊耙?。二月,万物冒地而出?!痹谑刂Ю?,卯时指代清晨(5时至7时),“卯”代表早晨,代表春意,充满无限生机。兔子则是一种具有极强繁殖力的动物,谐音“吐子”,被视为“多子多孙、家族兴旺”的吉祥象征。
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扉也,从户羽。”扇子主要分为引风纳凉的日常用扇及彰显威仪的礼仪用扇两种。迄今为止出土的年代较早、保存较完好的实物扇子是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出土的竹编扇子。这说明,至迟于春秋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扇子。随后的两千多年中,扇子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创新与完善。到了清代,主要以折扇和纨扇为主,质地有纸、绢、绸、缎、纱、缂丝等。
山东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这片土地位居黄河下游,东临大海、中有泰山,古济水穿流而过,为《禹贡·九州》青兖故地,古东夷部族居住繁衍于斯。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礼制萌发并渐趋完备,开启了迈向早期国家的演进历程,龙山时代又为中原地区源源不断贡献了来自东方的礼制文明。
出身于广东潮汕的当代书画名家吴泽浩先生,少承家学,转益多师,承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家亲授,得岭南画派艺术之精髓;后扎根齐鲁大地、涵养儒学气韵逾五十载,深具传统文化底蕴。其书法师法古人,笔力雄健,纵横开阖;其画作以意领气,以气领神,以神写意,以气统领全局,以意象绘画具象,开创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境,独领风骚。
“福寿康宁”出自《尚书》的洪范篇,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钡谝坏ピ案!?,就是说的新年祈福
2022年1月1日,孔子博物馆“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将如约而至。该展集结23件本馆所藏衍圣公家族服饰,并辅以明代衍圣公衣冠画像、明代孔府档案
四海之内皆兄弟,鲁疆同根颂中华,文化润疆,齐鲁先行,2021年12月26日上午,《孔子文化展》开幕仪式在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展览是孔子博物馆建成开放以来的首个印章专题展,所展印章也是第一次由库房走进展厅与观众见面。本展览选取的展品多为衍圣公名章,时间跨度由清初至清末,序列完整
新年,代表着辞旧迎新,万象回春;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喜庆祥和。新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疤烨宓啬赘竽暾埂北闶且劳小翱鬃庸世铩鼻房赘车哪晁孜幕凑铡霸雌稹鞍恕涝睢辍钡哪晁资奔渲?,通过相关孔府文物展示,传递孔府从腊八节到元宵节完整复杂的特色过年礼仪,让观众能够在时光穿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陆,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都曾领先于世界。亚洲的历史孕育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宗教精神、哲学思想,甚至是国家建设的独特智慧;亚洲的人民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描绘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文明画卷。
此次纪念展包含“裔出圣门”“生长于斯”“抗战离乡”“播迁宝岛”“传承永续”五个部分,以社会时代为背景,依托孔子博物馆馆藏藏品,纪念缅怀孔德成先生继承祖训、勤于治学、修己安人、弘文励教的一生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农历庚子鼠年新春佳节临之际,1月18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在孔子博物馆基座层二号临展厅盛大开幕。展览分为新衣迎春、祈福迎祥、祭祖敬先、清供献瑞四部分,集中展示了孔府过腊八节、小年、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风俗习惯。本次展览上展文物共计81件/套149件,展厅中还摆放了来自中国牡丹之乡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孔子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簠斋遗韵——贾文忠全形拓艺术展”将于5月18日—9月16日在我馆四号临展厅展出。展览将展出贾文忠全形拓作品52件,囊括了青铜器、铜镜、砖石等各类全形拓艺术作品,以充分展示传统金石全形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