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展讯速递 | 石上文脉 字里春秋:“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

作者:张晓文 点击数:1338 2023-06-12 文章来源:

1686400012710790.jpg


展览信息


开展时间:

 2023年6月10日

展览地点:

孔子博物馆临展2厅


展览介绍 


2023年6月10日,孔子博物馆 “根与魂——曲阜汉魏碑刻展”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开展。

巍巍华夏,煌煌文明。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中,文字正是维系其文脉的强大纽带。作为承载汉字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碑刻发展已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期间产生了不胜枚举的精品,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此展览按时间顺序,遴选汉魏时期曲阜本地石刻,分西汉碑刻、东汉碑刻和魏朝碑刻三部分,共展出碑刻拓片50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和高清的原碑照片,旨在寻根溯源,诠释汉字的演变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西汉碑刻


西汉早期的隶书仍受秦隶的影响,显得古拙,被称为古隶,直到西汉晚期才完成转变,发展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今隶,也称汉隶。汉代是书法蓬勃发展的时代,隶书获得了大发展,西汉时隶书已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书体。


1686400174402840.jpg

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亦称“孔子墓前石龛文”。原位于孔林孔子墓前,上刻“上谷府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


1686400242834809.jpg

王陵塞石


1970年,出土于曲阜九龙山西汉鲁王摩崖墓群三号墓墓门处,上刻“王陵塞石广四尺”,下部有“二尺”字样,为墓室的封门石之一。


东汉碑刻


东汉书法艺术走向繁荣,篆、隶、草、行、楷诸体具备,但东汉仍是以隶书为轴心的时代,隶书大为风行并发展到顶峰。东汉刻碑立石之风甚盛,多采用隶书,镌刻精细,富有装饰趣味的燕尾波挑在汉碑中得到发展,趋向华美的风格,隶书至此已经完全成熟。篆书受到隶书影响,产生了缪篆。


1686400329390696.jpg

新富里刻石


1686400369359192.jpg

孔宙碑


又称“泰山都尉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刻立。碑圆首,有穿。碑文15行,行28字,隶书。碑文记述了孔子第十九代孙孔宙的生平、政绩和对他的赞词。碑原立于孔林孔宙墓前,清乾隆年间移入孔庙,现存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魏朝碑刻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8)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魏碑继承了汉代隶书的传统,又开隋唐楷书之先河,具有“隶楷错变、无体不备”的时代特色。


1686400452833758.jpg

孔羡碑


全称“魏封孔羡奉孔子祀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碑额呈圭形,有穿,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


1686400516695390.jpg

贾使君碑


全称“魏兖州贾使君之碑”。贾思伯(467-525),曾任幽州刺史、齐郡太守、兖州刺史等职?!笆咕笔枪俪?。北魏神龟二年(519)刻立。碑圆首,深浮雕四龙,题“魏兖州贾使君之碑”,正书,魏体,笔法高古,北魏名碑之一。


上一篇:展讯速递 | 清代衍圣公服饰展开展

下一篇:孔博藏珍 | 高考作文引关注 古代的“高考作文”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