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十供”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重要代表器物,形制古朴厚重,做工精致考究,纹饰刻画精细,铭文秀美典雅,器表泛红伴绿,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成就;它完整成套,传承有序,折射出清王朝与孔府的密切关系,是古代中央政府尊崇孔子的实物见证;同时“商周十供”以器藏道,蕴含着儒家文化的礼乐精神,显示了古老文明的悠久传承。
本展览以“商周十供”为核心展品,辅之以相关文物及历代祭孔礼器、档案古籍等其他孔府旧藏,全面讲述“商周十供”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商周十供”,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商周十供”
第一部分,“历代礼器”。自孔子去世之后,其故居被改为庙堂,子孙与儒生世代奉祀,绵延两千余年不绝。随着祭孔规格一再提高,祭孔制度不断完善,孔府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祭孔礼器,堪称礼乐渊薮。历代祭孔礼器中,除孔子后裔自行置办外,皇家颁赐和地方助造也是主要来源。由于各种自然灾难和社会变故,多数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孔子博物馆现存的礼器中领略其风采。
“汉五供”
明正德十二年铜豆、铜铏、铜爵、铜簋
第二部分,“商周十供”。本章节通过讲述“商周十供”的由来,和对“商周十供”及其配套物件的考证,让观众感受“商周十供”的规格之高和风采魅力,展现出清王朝尊孔崇儒政策及其与孔府的密切关系,彰显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厚重和悠久。
“商周十供”花梨几
(清)宝簠囊匣
孔府档案之乾隆三十六年衍圣公孔昭焕谢恩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