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里是毓圣之地,汉代之后,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孔子的祭祀也逐渐走出了祭祖、祭师的范畴,开始上升为国家祀典。至清代,祭祀的名目繁多,尤其是释奠的仪程繁琐而复杂。据统计,清代阙里孔庙释奠仪程有近40道,参祭人员上至正献官下至礼乐生,数量可达300多人。如遇皇帝亲临释奠,参祭人员会更多,最多时达1600余人。为了确保祭祀流程的顺畅、仪文可观,正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孔府档案》,对清代阙里孔庙释奠前的各项仪程进行梳理、考证,以再现当时祀孔之盛况。
一 正祭前十日
正祭前二十日。阴阳学官按照惯例会择取吉日,标明“某日丁,某例应行释奠”报明衍圣公府。衍圣公府接报后,票行孔氏族人、属官、四氏学、教授等官,告知释奠日期及职责。乾隆十四年(1749)二月丁祭大典,牌司乐官:“照得丁祭大典,祭品固宜丰洁,而乐舞尤宜整齐庶足,以昭诚敬。兹丁祭在迩,合饬谕知。为此,牌仰署司乐官照牌事理,即便谕知各生,至期齐集庙庭,严肃供事,毋违?!盵1]牌执事官孔兴龢等:“各员务须振刷精神,勤谨供职。凡遇朔望以及祭祀之期,悉行赴庙供事。本府仍设簿稽查,倘有怠惰仍前,拖故不到者,本府惟立即咨参,决不宽贷,毋谓本府言之不早也?!盵2]
牌司乐官为丁祭事
正祭前十五日。百户官开始备办祭品,衍圣公着公服并率领各官对备办情况进行检视。对祭品的备办也有严格的要求,数量上要品类丰富,质量上要新鲜洁净,以彰显献祭者的“用申敬礼”。雍正十二年(1734)十一月三十日,云南学政吴应枚曾就文庙祭品、祭器等三款上疏朝廷,称:“文庙祭品固应从丰,而祭器尤宜致慎。请嗣后府州县学祭器、乐器等件,有未能全备者,该地方官查明,据实详报。督抚照原设额数备齐,府州县离任时,造入交盘册内一体出结,交与教官敬谨收贮?;蛴兴鸹?,详明各地方官,协同修补。”[3]十二月初二日,雍正帝便令礼部通行直隶各省遵行。
祭品的督察也是祭祀前的重要内容,比如数量的多少、品质的好坏等,都是验祭官督察的重点。按定例,阙里孔庙释奠用牛、羊、猪三牲,其中牛去毛后足100斤,猪去毛后足70斤,羊去毛足30斤。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监祭官孔继汾在查办祭品时,发现管勾官邵天爵承办的祭品,“羊、豕尽属瘠瘦,庶品亦皆俭薄”,后赴神庖、神厨查验,发现猪、枣、栗、芹等均比定例少。为此,衍圣公府饬令其“嗣后,恭办牺牲、祭品务须悉遵原定章程……倘再有丝毫染指或推诿,吏役贻误祀典,定即参革,追悔无及。凛之!慎之!”[4]
牌管勾邵天爵为恭办牺牲祭品事
被选中的牺牲要精心呵护,用温水洗涤,所司要每日刷试,以保洁净。谷物、菜蔬等也要分类储藏,保持新鲜、洁净。在此,衍圣公府还要在仰高门张榜,对祭祀相关事宜进行告示。榜式为:照得本年囗月囗日丁囗致祭至圣先师,合先出榜晓谕。凡与祭、分献、陪祀、供事等官及执事、宗族人员,俱于囗日为始,依例斋戒,临期各易新洁祭服,照榜开执事行礼,毋得故违,有误大典,不便。须至榜者。
正祭前十日。各官按牌内事理,进行礼乐器清点、圣庙维修、乐舞演习等。百户官、司乐官派正身清点祭祀所用礼乐器,并造具清册,有缺则补,有损则修,确保祭器整洁完备。嘉庆十七年(1812)三月,衍圣公府派油画匠王景山负责修补圣庙乐器,包括楹鼓1座连架、琴桌6张、敔1座、籥笛箫2件、应鼓1架连座、足鼓1架连座、柷1座、麾旛2杆、钟架1座、大立柜1个。鸣礼、引赞、乐舞等也需加紧演习,由教习在诗礼堂和金丝堂分别指导,司乐官负责督察,务期礼仪娴习、音律纯熟。衍圣公还要亲自前往考验,“如有技艺生疏者,将该生扣除,另行选补,其学长、教习并予处究?!盵5]百户官率领庙户正身,每日赴庙庭打扫,对需要修整、修饰的地方及时处理,务令干爽、清洁、平整。遇有皇帝亲祭时,圣庙的兴修会提前,以达到“美轮美奂,以壮观瞻”的效果。所有执事人员均须按职责行事,有违祀典者要被责?;虺飧???滴醵迥辏?686)五月,宁阳县乐舞生郑变富等人未按期赴庙供事,衍圣公府手本兖州府,令其提查,后因告病才被免于责罚。道光三年(1823)五月,四氏学生员孔广材于释奠望燎位时,不遵礼法,“肆行坐卧,屡饬不起”,被戒责二十。
二 正祭前五日
正祭前五日。衍圣公府要发各类牌示、票式、告示,完成填榜、写祝、造册等事宜。牌示悬挂在孔庙同文门,牌式为:“凡与祭官员、执事人等,各照后开日期、时刻伺候行礼,勿误。特示。计开:某日寅时送榜,辰时送祝,午时戒誓,申时斋宿。某日午前观礼,午后听乐。某日寅时迎牺牲,辰时迎粢盛,午时习仪,申时省牲,戌时视膳。”[6]因祭祀频繁,给各员的票、张贴的告示、榜式等也有一定的程式。
1.给与祭乡绅票式,前期五日刷。票式:“照得囗月丁期临迩,例取本族乡绅分献陪祀。为此,票仰家庭速差伴役,遍传族绅。除老病服制逮出不开外,其余全送职名,以便填榜,勿误?!盵7]
2.取执事生员票式,前期五日刷。票式:“照得囗月丁期临迩,例取四氏生员供应执事。为此,票仰四氏学官吏,速将本学廪增附生员,除告病、丁忧、游学不开外,其余全送知名以便填榜,勿误。须票?!盵8]
3.委提调官票式,前期五日刷。票式:“为祭祀事。照得仲囗释奠,届期一应典礼需员总领稽查。为此,票委该员等充提调官,所有应行典礼及应需物件、应用人役、该员等务须敬谨稽查,毋致临期贻误,取咎未便。须票。”
4.斋宿告示,前期五日张贴。样式:“为祭祀事。照得本年囗月囗日丁囗,例应释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合行告示与祭官员人等,自囗日为始,散斋二日,各宿别室。致斋一日,同宿斋所,不得临期失误。须至告示者?!盵9]
5.戒誓告示,前期五日张贴。样式:“为祭祀事。照得本年囗月囗日丁囗,例应释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合行告示与祭官员人等,于囗日午时齐集庙庭,一体戒誓,不得临期失误。须至告示者?!盵10]
6.催榜祝事宜送祝票式:“照得囗日寅时迎榜,辰时送祝,事关大典,恐有遗错。为此,票仰诗礼堂提调官,照单开执事人员及应用器皿等项,速催齐备,以便行礼。如有失误,取咎未便。须票?!盵11]
催习仪票式
三 正祭前三日
正祭前三日,衍圣公府要在寅时张榜,把孔庙各处祭祀的重要事宜通晓所有参祭人员,以便办好祭祀大典。大成殿、两庑、寝殿、启圣王殿、启圣王寝殿、后土祠、崇圣祠都有固定的榜式,根据《孔府档案》5179卷的记载,大成殿和启圣殿的榜式如下:
大成殿榜式:为祭祀事。照得本年囗月囗日丁囗,例应释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凡与祭分献、陪祭、供事等官及执事、宗族人员,合行预先出榜晓谕,俱于本月囗日为始,依例斋戒,临期各易新洁祭服,照榜行礼,毋得知而故违,有误大典不便。须至榜者。
启圣殿榜式:为祭祀事。照得本年囗月囗日丁囗,例应致祭启圣王,凡祭分献、陪祭、供事等官及执事、宗族人员,合行预先出榜晓谕,俱于本月囗日为始,依例斋戒,临期各易新洁祭服,照榜行礼,毋得知而故违,有误大典,不便。须至榜者。
为了祭祀的庄重,祭前各项仪注也是重点。寅时迎榜,其仪注:填好的榜先在印堂用印,用印讫,填榜官跪捧起,安置于彩楼,鼓吹仪仗,由孔府正门出,至快睹门,由礼乐生引导,自孔庙正门入,至奎文阁前,咏歌生唱:“迎榜!”榜祝生跪接。唱:“悬榜!”钟鼓齐鸣,粘于同文门墙壁上。
辰时迎祝,其仪注:写祝官在印堂写祝讫,捧起,安置于彩楼,鼓吹仪仗,由孔府正门出,至快睹门,礼乐生导引,入孔庙正门,至奎文阁前,咏歌生唱:“迎祝!”榜祝生跪接。唱:“奉祝!”鼓钟齐鸣,供于案上。
午时戒誓,其仪注:与祭官员人等齐集参同门,宣读生唱:“排班!”“班斋!”斋戒生曰:“读誓辞!”鼓钟齐鸣。一时,顷取誓牌。讫,宣读生唱:“跪!叩头!再叩头!三叩头!平身!悬戒牌!”奏差官取戒牌,悬于参同门。宣读生唱:“给斋牌!”斋戒生依次宣读,正字三号(正献官领),分字十六号(分献官领),陪字十九号(陪祭官领),供字二十二号(供事官领),牙字牌共六十号,学字二百五十号(四氏学领),庭字二百号(家庭领),立字二百号(典仪官领),成字二百五十号(协律官领),竹牌九百号,疱字二十号(掌囗官领,厨字二十号(司馔官领)。
申时斋宿。
四 正祭前二日
正祭前二日。巳时观礼,其仪注:引导礼生自斋宿所引正献、陪祭、执事等官齐集诗礼堂,以次叙揖列座,讫,典仪官送点册,依次点学长、班长、礼生等。点毕,依次参谒行礼。各演结束后,门子开礼器库,礼生陈设礼器,验查数目与损坏情况,铺排人负责清洁。洁后,入礼器库。各官叙揖,引导生各引入斋宿所。
未时听乐,其仪注:引导礼生自斋宿所引正献、陪祭等官齐集金丝堂,以次叙揖。协律官送点册,依次点学长、部长、部乐生、门子。点毕,依次参谒行礼。各部乐生演习乐章。演毕,门子开乐器库,收发生和设悬生搬出乐器,查验数目与损坏情况。清洁修制后,入乐器库。各官叙揖,引导生引入斋宿所。
从正祭前二日,与祭官员要致斋,不饮酒,不吃葱韭等含有异味食物,不看病人,不吊丧,不理刑名,不筵宴,不作乐,不与妇人同处,有残疾、疮气、孝服并灸艾未痊及生痛毒之人,不参加斋戒、祭祀。
五 正祭前一日
正祭前一日。寅时迎牺牲,其仪注:管勾送牺牲至仰高门,各系栅栏上。引导礼生引与祭官员至仰高门序立。礼生唱:“选牲!”掌宰官选肥腯者,如数留,讫,礼生唱:“涤牲!”宰人各以水拂涤洁净。太宰被以绣辔系韁策以彩鞭,羊、鹿、兔等各盛以朱笼,鱼盛以净桶,龙旗红杖开导,礼生、乐生前导,宰牲人易净衣,执鸾刀自正门入,用者自傍门入,官员分东西两阶从行,送入神庖。送毕,引导生引入斋宿所。
辰时迎粢盛,其仪注:百户送粢盛于快睹门,各陈于栅内。引导礼生引与祭官员至快睹门序立,礼生唱:“点视丰洁!”司馔官命膳夫检验美恶、称量多寡,各识以锦标,覆以纱笼,用长案抬入,龙旗红杖开道,礼生、乐生前导。司馔官率膳夫易净衣后,从正坛用者由正门入,东西坛用者由傍门入,官员分东西阶送入神厨。送毕,引导生引入斋宿所。
午时习仪,由提调官统一协调,按照释奠仪注演习。先是执事各官按照祭位顺序于奎文阁前设坛,正献、分献等官员由礼生引导,出斋宿所,至坛位前立,按照释奠仪注演习行礼。演毕,各官仍入斋宿所。
申时省牲,其仪注:引导礼生引与祭官员至神庖,礼生唱:“省牲!”各官至香案前序立。宰人跪禀宰牲,遂用鸾刀宰太牢,讫,取毛血盛碟内,掌宰官供案上,各少牢,俱依次宰。讫,各以毛血碟供案上。乐生奏乐,掌宰官以红端赏宰人,留省牲生二人,专视宰割。各官仍入斋宿所。
酉时给烛。除了孔庙各处应需蜡烛外,衍圣公府也会给与祭人员分发散油和蜡烛,以供祭祀照明之用。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据百户官姜玉櫆造具《孔庙祭祀岁需清册》,四祭应需:头号烛四对、二号烛四十八对、三号烛五十二对、四号烛二百三十六对、五号烛三十六对、六号烛六百二十八对、七号烛六百九十六对。其中每祭:族人七号烛三十对,四氏学生员七号烛五十对,县学生员七号烛五对,礼学学长六号烛二对,礼学教习七号烛四对,乐学学长六号烛四对,乐学教习七号烛十二对,琴瑟燈六号烛四对,钟磬燈六号烛二对,袍服箱七号烛二对,箫笛箱七号烛一对,张氏后裔六号烛一对、七号烛一对,看榜正身七号烛一对。
戌时视膳。引导礼生引与祭官员至神厨,礼生唱:“视膳!”各官至香案前序立,膳夫依次取太羹、黍稷、笾豆等各一勺,置于盘内。唱:“进馔盘!”司馔官在前,礼生在后,各捧馔盘,礼乐生引导入庙,敬供案上。视毕,各官仍归斋宿所。
陈设。主要是祭祀场景的布置,包括御赐曲柄伞、祭器、祭品、乐器的摆放,主要由执伞官、典籍官、协律官、陈设礼生、设悬乐生负责。
验祭。监祭官着公服赴孔庙查验各坛祭品,并依照清册清点,有不洁净之处,责令庖厨立刻更换。
点榜。一更,初验疱字号,三点验厨子号,四点验人字号,五点验夫字号。二更,一点验立字号,二点验成字号,三点验庭字号,四点验学字号,五点验观字号。三更,一点验办、卫、役、从四字号,二点验正、分、陪、供四字号,三点入庙行礼。入庙时,所有与祭人员均须持各自斋牌。斋牌分五种,包括:牙牌四样,共六十号,其中“正”字长花牙牌三号,“分”字长素牙牌十六号,“陪”字圆花牙牌十九号,“供”字圆素牙牌二十二号。竹牌四样,共九百号,其中“学”字长花竹牌二百五十号,“庭”字长素竹牌二百号,“立”字圆花竹牌二百号,“成”字圆素竹牌二百五十号。木牌四样,共二百四十号,其中“疱”字长花木牌二十号,“厨”字长素木牌二十号,“人”字圆花木牌一百号,“夫”字圆素木牌一百号。漆牌四样,共二百号,其中“观”字长花漆牌二十号,“辨”字长素漆牌二十号,“卫”字圆花漆牌四十号,“从”字圆素漆牌一百二十号?;ɡ婺九埔谎捕俸?。以上五项共发出牌子一千六百号。对于不能按时参加祭祀人员要事先申明缘由,无故不到者要被责罚或斥革。
更衣。鼓工鸣鼍鼓三声,阴阳官报子时,正献、分献各官由礼生引导,入诗礼堂更换祭服?;槐希眯蛄?。
序爵。更衣讫,赞相唱:“序爵!”与祭各官及族人等依次序立。
署名。太祝、太史生及各坛祝生,依次将祝安于案上,正献官、摄献官分别将名署于祝文上。
序昭穆。赞相唱:“入庙行礼!”正献官以下依序出诗礼堂,至杏坛前,分东西两班序立,生员、族众将十代人按照昭穆顺序牌立。
践位。与祭各官拜位均按品设在大成门内。丁祭朔望拜位式:公爷,少公爷;东班依次为三品等官,百户、四品等官,五品等官,管勾、司乐、典籍、林庙举事、族长、七品执事官,八品等官,学录、教授、九品等官,户头、户举,族人;西班依次为各博士、曲阜县,儒学,典史,奉祀生员、儒学生员。
一切准备就绪,孔庙丁祭就进入了正式的释奠仪程,先初献,再亚献,再终献。释奠结束后,还要在金丝堂举行宴享,以让与祭官员享受鬼神的福祐。
六 小结
清代阙里孔庙释奠前的仪程繁琐而有序,隆重而壮观,至诚至敬。对衍圣公府来说,办好祭孔活动,既是荣耀也是职责;对朝廷来说,既是彰显对孔子及儒学的尊崇,也是国家祭礼文化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孔府档案》卷5178-9。
[2] 《孔府档案》卷5178-10。
[3] 《孔府档案》卷5178-5,第1页。
[4] 《孔府档案》卷5200-13。
[5] 《孔府档案》卷5178-27。
[6] 《孔府档案》卷5179-5,第2页。
[7] 《孔府档案》卷5199-12,第2页。
[8] 《孔府档案》卷5199-11,第7页。
[9] 《孔府档案》卷5199-13,第2页。
[10] 同[9]
[11] 同[8],第8-9页。
作者:鲁凤
原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3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