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学术成果

学术 | 孔府档案中衢州孔氏文献概述与价值研究

作者:王秀萍 点击数:1653 2023-10-16 文章来源:原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3年8月刊

一 孔府档案汇编·衢州孔氏卷概况


孔府档案汇编·衢州孔氏卷共24卷,约600件。其中清代五经博士争袭、承袭18卷,衢州家庙管理、奉祀生、礼乐生选补3卷,祀田管理2卷,民国时期奉祀官承袭1卷。

时间从康熙三十八年(1699)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跨越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综观衢州孔氏卷,虽以翰林院五经博士承袭内容居多,同时涵盖或体现了朝觐制度、丁忧制度、陪祀观礼、家谱编修、祀田管理、世职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且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绝大部分尚未公开,具有非常高的史料研究和研究价值。


二 衢州孔氏翰林院五经博士


(一)产生背景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王室南渡,建炎二年(1128)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赴扬州陪祀,随后定居衢州,建家庙奉祀孔子。在此之后的一百余年(宋金元对峙时期),定居衢州的孔氏后裔被南宋封为衍圣公,留在曲阜的孔氏子孙,被金元另封为衍圣公,于是出现了南北宗并存的情况。

元朝统一全国后,至元十九年(1282)元世祖忽必烈召孔洙赴大都入觐,商讨爵位承袭问题,最终曲阜孔氏后裔孔治承袭爵位?!爸猎拍晔雷嬲黉ǜ般诶镆橄簦虮局ψ娣鼐阍卺橹莶蝗谭侠?,愿辞爵与山东弟孔治承袭”[1]。因而就有了现在流传的孔洙让爵(孔洙辞爵、孔洙失爵、孔洙罢爵)的故事。

关于这个问题,赵文坦、孔祥林等学者从史料记载、蒙古体例、世祖朝北方儒臣与曲阜孔氏的关系、曲阜衍圣公在任时间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时代愈往后,孔洙让爵故事的情节越多越细越丰富。总的来说有授官、让爵、赞语三个层次。

从时间上看,《元史》是距离该事件最早的官方记录,但其仅记载授官一事,并没有孔洙让爵的记载?!对贰な雷姹炯途拧芳窃兀航舷庋苁ス卒ㄈ腙?,以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道学校事,就给俸禄与护持林庙玺书。到了元朝后期,苏天爵、黄溍、陈旅、胡翰四位著名文人、史学家,在其作品中都提及孔洙让爵的故事。其中只有苏天爵提及孔洙让爵原因:“吾既不能守林庙坟墓,其敢受是封乎!”苏天爵认为孔洙不是主动让爵,而是自认为没有资格袭爵,因而不敢袭爵,是一种被动让爵。

明朝著名文人杨士奇(1366-1444)撰写的《鲁林怀思图诗后序》不仅记载了孔洙让爵故事,且出现了元世祖对孔洙的赞语,辞爵原因也变成了不愿离开衢州祖墓。成书于明景泰七年(1456)的《寰宇通志》是现存最早记载孔洙让爵故事的史部书籍?!跺居钔ㄖ尽ぞ矶摺丰橹莞ち髟ⅰた锥擞烟跫窃兀赫倏卒ǜ般?。洙以封爵逊于居曲阜者,世祖曰:“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卑莨蛹谰?。这段记载涉及了三个环节:


1698027349395646.jpg

图一 元世祖忽必烈召孔洙入觐 孔子博物馆藏


孔府档案中这一事件的相关记载如下:“至元十九年,世祖召洙赴阙里议袭公爵,洙因本枝祖坟俱在衢州不忍废离,愿让爵于山东曲阜县宗弟孔治承袭,赐洙国子祭酒兼提浙东学校,归守江南承奉庙祀,祭扫祖墓?!盵2]档案成文时间为弘治十八年(1505),是衢州孔氏呈报给衍圣公的宗支源流证明材料,只记载了让爵、授官,无赞语。

综合上述材料及学者的研究成果,衍圣公的地位实际上是参与了当时政权合法性的建设,正如元朝不会承认南宋政权的合法性,同样也不会承认南宋所封的衍圣公的合法性,所以衢州孔氏没能继承爵位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历史上的这一事件,作者认为孔府档案中的一个词语能更好的予以体现和概括——袭封归鲁。


1698027388615669.jpg

图二 袭封归鲁记载 孔子博物馆藏


(二)授官过程

元朝不再承认宋封衍圣公后,衢州孔氏失去奉祀主庙的封号,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衰落。宋时赐予的五顷土地,先后经历了俱免粮额、轻则民田入额、抄没入官、重粮的变化,“宋元之时俱免粮额,逮至圣朝洪武年间初造黄册以轻则民田入额,起科后于洪武十九年因有民人王希达随母改嫁来家,相依住过冒投同籍,本人为事累及前田抄没入官,改科重粮一百二十六石零,以致子孙输纳艰难,岁祀不敷?!盵3]当时衢州知府沈杰见此情景心生怜悯,上书朝廷,请求为衢州孔氏设官以奉祀家庙。这一影响衢州孔氏命运的大事件孔府档案记录如下:“衍圣公孔端友扈跸南迁勅建家庙于衢,六袭公爵传至孔洙,因以五代圣公陵墓在衢,不忍远离,让封归鲁族弟孔治承袭,自兹以后,遂与齐民无异,迨至故明弘治年间,郡守沈公以衢有庙无官先圣嫡派子孙混同流俗,特疏具题,奉旨查勘孔端友嫡派子孙孔彦绳授以翰林院五经博士以主庙祀。”[4]《明史·孔彦绳传》载: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奏言: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5]


1698027431905630.jpg

图三 衢州知府沈杰上书内容 孔子博物馆藏


三 衍圣公的管理作用


五经博士由衍圣公节制,在衢州孔氏翰林院五经博士承袭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见衍圣公的管理作用。


(一)在五经博士承袭过程中的管理作用

1.结婚生子报明备案

嫡嗣诞育为宗族重要事件,因此五经博士成婚后生子需上报衍圣公?!翱状跷魇拢跤谇×昃旁鲁醢巳崭嫒⒒?,于乾隆七年七月十二日卯时生长子继汤,理合循例报明?!盵6]

2.十五岁保送应袭人员赴礼部考试

雍正年间礼部侍郎王景曾奏请,凡应袭博士者十五岁以上送礼部考试,合格后方准承袭??际阅谌菸氖??!耙运氖槲囊黄?,如文理明顺题请承袭?!盵7]不合格者令回家学习三年后袭职。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承袭人员,可先承袭,到年龄后再行补考?!翱状跄杲鍪晡茨芨袄癫靠际裕蛊涑邢蠖潦槿晁筒坎剐锌际?。”[8]

3.题袭

衍圣公查明嫡长子孙(或庶长子)应否承袭,取具族邻甘结、官府印结及宗图世系,题奏承袭,礼部将劄付发给衍圣公(图四),衍圣公再将劄付转发应袭人员(图五)。

4.报备到任日期

五经博士收到劄付后,按照规定时间到任,然后将具体到任日期上报衍圣公,衍圣公再上报礼部存案。档案记载劄付原文如下:

“计发文凭一道,内开:吏部为给凭事,今填吏字一号劄付本官前赴翰林院定限本年六月二十四日到任,本衙门速将本官原领文凭并到任月日开缴,合该上司转达赴部以凭稽考,毋得本处径申变乱,若过关津把截去处验实放行,雍正十三年五月初四日凭?!盵9]

劄付中对到任日期做了详细规定,若没能按时到任,需做出逾期说明:“孔传锦于雍正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到任,缘宗主赍捧文凭来差时值天暑在途患病于本月十三日到衢,锦蒞任逾限未及一月,合并声明?!盵10]

5.病故销劄

在任博士病故后,衍圣公查明病故缘由并报备礼部、吏部,并收回所发劄付。(图六)


1698027490708660.jpg

图四 吏部下发孔兴燫承袭文凭致衍圣公府 孔子博物馆藏


1698027516431361.jpg

图五 衍圣公府转发承袭文凭到应袭博士孔兴燫 孔子博物馆藏


1698027540301763.jpg

图六 孔昭烜病故销劄 孔子博物馆藏


(二)档案中记载的具体管理细节

衍圣公对五经博士的管理并非流于形式,而是非常严格,实实在在,体现在很多具体细节中,根据档案记载, 选取事例如下:         

例一:对孔传诗与孔毓垣争袭时所呈文件进行批示。

“兴诗污蔑宗支,情词可恶,查毓垣以庶长子承袭时据南宗族长贞烈等公呈,尔兴诗亦列名,且兴诗之祖为贞学,并非贞运之孙,何得背弃本生冒认祖祢,希图非分,如再妄渎定以家法重处仍递觧回籍不准?!盵11]

例二:文件花押有误需要更换。

“孔昭烜係已故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广杓嫡长子,例应袭职……查送到供结内花押核与报丁供结互异,容俟驳换?!盵12]

例三:丁忧日期扣算错误需要更换。

清代官员的守制期限一般为二十七个月,且不计闰月?!翱坠汨加谇∥迨哪耆蛭逶率斩「赣?,例应除闰自六月初一日起扣至本年九月初一日止二十七个月服满起复。供结内扣算错误,即经饬换去后今据该县遵照换送前来。”[13]

例四:具文时间填写错误给予批示。

文内信息显示,孔昭烜于嘉庆二十四年承袭世职,于上年冬季染获风症,延医服药罔效,今于道光十三年六月初二日申时身故,落款处显示:道光十三年五月禀。前后信息不统一,因而衍圣公孔庆镕批示:据禀六月初二日病故,为何误填写五月。[14](图七)


1698027582456521.jpg

图七 衍圣公批示 孔子博物馆藏


例五:私刻戳记销毁。

衢州孔氏翰林院五经博士所用钤印为衍圣公府拟定样式,送部查验后由官匠镌刻,再由衍圣公颁发。一切公文中皆需钤盖官镌钤印,不允许使用私雕戳记?!八降翊良蔷梅罾?,业经通行饬遵在案,凡官无印信者奉部议令,各省由藩司衙门定式,令官匠镌刻钤记颁发。至本爵府所属翰博等官应用钤记逐一拟定式样咨部查验,由本爵府镌给,凡一切私戳均令提取销毁亦在案……今查该瀚博所呈请咨题袭申文係自行镌刻篆文并非官镌钤记,殊属违例。迅速将私雕篆文钤记呈缴前来以凭销毁?!?[15]

衍圣公必须严格管理,否则会受到朝廷处分。因管理失误,衍圣公孔宪培受到罚俸几个月的处分?!安榇税秆苁ス紫芘嗖⒉徊槊骺坠汨忌形捶市刑馇氤邢┦?,殊属违例,应将衍圣公孔宪培照违令公罪罚俸九个月?!盵16]


四 衢州孔氏特殊权益的获得


翰林院五经博士为了祭祀先贤而设立,孔孟颜曾及周公、朱熹、关羽等后裔均设有翰林院五经博士以主祭祀。不仅衢州孔氏五经博士受衍圣公节制,曲阜周边十三氏五经博士都受衍圣公节制。和其他五经博士相比,衢州孔氏有一些特殊权益,而其种种特权也要由衍圣公府特权之例申请而得。


(一)添设礼生

衢州孔庙自建立以来,一直设有礼生及乐舞生,“查衢郡自宋南迁奉建至圣庙庭向设相礼乐舞各生。”[17]乾隆十六年,因有人伪造礼生关防,于是下令追销所有五经博士礼生执照。“今因张书伪造仲氏关防礼生执照诓骗杨国英银两被获,致奉大部议令各五经博士无论真伪追销礼生执照?!盵18]衢州翰林院五经博士认为,自己与其他先贤先儒五经博士不同,“按名给照呈送抚院衙门列号用印准充以杜假冒从无滥行私给由来已久,历沿无异?!盵19]且衢州孔庙体例与先贤先儒不同,礼制繁多,希望可以添设礼生。乾隆二十年之请被礼部驳回,于乾隆三十六年再行请求添设礼生四十名,“查浙江西安圣庙需用礼生一项原与阙里事同一例,应否如该博士所请应用礼生四十名在本氏族人中尽数挑取”[20]请礼部核准。在衍圣公府的支持下,最终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准其造送四十名礼生清册申送。


(二)添设铏盐

铏盐是清代祭祀孔子的专用盐,又名孔府铏盐,因盛入名“铏”的器皿而得名。查铏盐之设,原国家尊崇至圣,慎重祀典,以昭敬诚之意。嘉庆三年二月十五日,衢州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广杓呈衍圣公:“衢州孔庙制同阙里“其祭品与阙里同,惟需用铏盐并未设及,查阙里祭典蒙圣主隆恩,有岁给铏盐四十引之例,浙省素称产盐之区,可否援例岁给铏盐?!盵21]事关祀典,衍圣公积极向礼部咨请,“查阙里至圣庙祀典额设铏盐每岁四十引,例于山东盐司咨领以供祭祀在案,定例已久……可否添设请查核示覆?!盵22]在衍圣公的协调下获得了批准。


五 孔府档案的重要价值


由于衢州孔氏文献较少,因而孔府档案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孔府档案作为第一手文献的重要性及无可替代性。


(一)填补空白

以衢州孔氏翰林院五经博士承袭人员为例,由于题袭、发劄、销劄等都需要经过衍圣公转发,因此档案中保留了大量的详细信息,包括皇帝批准时间、发劄时间、到任时间等,之前的一些研究,由于史料来源不明,难免有不准确或错漏之处。

以孔传钟为例,他以嫡长曾孙的身份于康熙三十八年十月承袭,康熙四十年正月初六病故,年仅12岁。去世后由于嫡长支绝嗣,且无可承继人员,故由其曾祖的嫡次子孔兴燫承袭,这就出现了承袭辈分倒置的情况。可能基于此原因,目前可见研究成果中承袭人员并无孔传钟的相关记录??赘蛋付云涑邢逃邢晗讣窃兀状幼魑橹菘资虾擦衷何寰┦恐皇抢飞洗嬖诘恼媸凳录?,不容忽视。从承袭人员的先后顺序也可看出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度对衢州孔氏五经博士承袭的影响。


1698027629706589.jpg

图八 孔传钟承袭相关记载 孔子博物馆藏


(二)互证史料

通过孔府档案,我们可以看到衢州孔氏族人对自己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如明弘治十八年,自称有“东南一图孔氏子孙”“西安县东南等隅孔氏子孙”“衢州府西安县东隅壹图带管民籍”等。康熙年间自称主要有“南渡圣裔浙江衢州府西安县在城东南等隅孔氏子孙”。乾隆九年为“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一百四十一庄”。乾隆五十八年改为“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一百四十二庄”。嘉庆以后延续这种称呼,更多采用大写的书写方式“浙江衢州府西安县壹百肆拾贰庄”[23]。

据学者吴光、陈云汉研究,清雍正九年(1731)村庄重新整顿编制,西安县分为141村庄,后又将孔氏南宗单独列户为第142户,其他庄户的田产纳税较重,唯独第142户赋税轻微。

孔府档案记载的衢州府西安县壹百肆拾贰庄仿佛成为一专有名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乾隆以后的甘结、供结中衢州孔氏族人都是使用这一说法,不仅印证了村庄编制的改革,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对衢州孔氏的优待。而档案记载的称呼变化,恰好可以起到与其他史料互证与质证的作用。


1698027671781566.jpg

图九 一百四十二庄的记录 孔子博物馆藏


此外,孔府档案的记载在纠正错漏、家族或区域性疾病研究方面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六 结语


孔府档案作为珍贵的一手资料,在研究衢州孔氏家庙、孔氏后裔、翰林院五经博士、祭田管理、经济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处于当下的我们,可能会有何以中国的疑问,有日出东方的自豪,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曲阜作为孔子生长、从业的主要场所,其在中华文化体系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利用孔府档案,回顾历史,不仅探讨历史上衍圣公对衢州孔氏的管理与帮扶,也是在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双方的合作,努力谱写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篇章。更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孔府档案卷一〇三。

[2]孔府档案卷一〇四。

[3]同[2]。

[4]孔府档案卷一〇七。

[5]《明史·孔彦绳传》,第7300页。

[6]孔府档案卷一一〇。

[7]孔府档案卷一一五。

[8]孔府档案卷一〇九。

[9]同[8]。

[10]同[9]。

[11]孔府档案卷一〇五。

[12]孔府档案卷一一四。

[13]孔府档案卷一一二。

[14]同[7]。

[15]孔府档案卷一一六。

[16]孔府档案卷一一一。

[17]孔府档案卷二九二二。

[18][19][20]同[17]。

[21]孔府档案卷五二二〇。

[22]同[21]。

[23]孔府档案卷一〇四、一一〇、一一二、一一四。



作者:王秀萍

原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3年8月刊


上一篇:学术 | 孔子博物馆藏历代衍圣公袭爵档案述略

下一篇:学术 | 至诚至敬:清代阙里孔庙释奠前仪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