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绵延不衰。在《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上有一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为我们展现了五千年前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
这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外径27.1厘米 内径4.7厘米 厚1.1厘米。玉料斑驳,表面有大量的黄褐色沁斑。玉璧扁平,厚薄不匀,外壁有旋磨痕。器表光素无纹,两面均有多道线切割痕,内孔壁两面对钻。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得名,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发展和继续,距今约四五千年。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出土玉器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其雕刻之精和出土量之大都是空前的,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展现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曙光。
孔子归结出玉的十一种德性: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以此比之于君子?!独窦恰て敢濉纷庸蔽士鬃拥幕爸行吹溃悍蛭粽撸颖鹊掠谟裱桑何氯蠖?,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古人认为玉璧象征着上天,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说文》:“璧,瑞玉,圜也?!倍斡癫米?“璧,圆,象天”?!抖拧な推鳌?“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薄吨芾瘛芳窃?“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璧,不仅勾勒了先民精神世界的轨迹,更奠定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发展基础。孔子博物馆《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欢迎你来赏文物、品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千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