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博动态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丨“琮”见礼制

作者: 点击数:82 2025-08-19 文章来源:

玉琮,方形,中有圆孔,或作长筒形,始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商、周也有出现,汉代不再制作,为高等级贵族所有,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端滴摹烦疲骸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薄吨芾瘛ご汗佟ご蟛凇吩兀骸耙圆员诶裉?,以黄琮礼地”。它外方内圆,中部贯穿,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蕴含着先民的宇宙观和精神信仰。

1755589729132976.jpg

玉九节人面纹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玉琮长7.8厘米???.7厘米,通高22.1厘米,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褐色。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长方形柱,内圆外方,形制修长,中心对穿圆孔,上下相通,上下外出短筒状射,分为九节,以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

1755589813636397.png

玉琮   陶寺文化(距今约4400~3800年)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陶寺文化时期的玉琮,高5厘米、宽8厘米,质地莹润光泽,受沁为褐色,整体呈扁矮方柱状,内圆外方,上下对穿圆孔,孔径较大,单节,上下外出短筒状射,四面刻竖槽,四角有横槽。这件玉琮器型规整,厚薄均匀,轮廓分明,打磨精细,表现了陶寺玉器的高度成就。

陶寺玉琮虽受良渚文化影响,但形制更为简洁,多呈单节或低节数,表面少见繁复神人兽面纹饰,具有北方文化的质朴风格。体现了区域文化间交流、互鉴与创新,为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玉琮在儒家文化视野中获得了新的诠释??鬃咏瞎爬衿鹘腥宋闹饕甯脑?,玉琮从通神的法器转变为“礼”的载体。儒家以“比德于玉”的方式,赋予其温润(仁)、缜密(智)、廉而不刿(义)等道德内涵。玉琮外方内圆的形制,更被解读为内圆外方的处世哲学—内心圆融而行事有度,这与儒家“中庸”思想高度契合。

1755589829316113.jpg

乾隆御题两节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玉琮口径11.7厘米,底径高6.7厘米,青绿色玉质,外部已受沁为红褐色。整器造型内圆外方,分两节,各阴刻人面纹。人面圆眼,并阴刻出两尖眼梢,羽冠部分简化为横直线。嘴部浮雕,上阴刻回纹。玉琮内壁平直、光滑,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

辋头于古不为重,重以历今千百年。

物亦当前弗称宝,人应逮后乃知贤。

试看血土经沈浸,已阅沧桑几变迁。

张释之言真可省,拈毫欲咏意犁然。

后有“戊戌季夏御题”,及“乾”字圆章,“隆”字方章。

从良渚文化到陶寺文化再到儒家文化,玉琮见证了中华文明从神权政治向伦理文明的转型。它不仅是史前工艺的杰作,更是中华礼乐文明源流的重要见证,其跨越五千年的文化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特质的生动体现。


上一篇:成语科普 | 绫罗绸缎

下一篇: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 | 良渚文化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