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核心,关乎天下,求诸内心,以建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 “大同”社会为理想。7月8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故宫博物院、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共同主办,孔子博物馆承办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正式开展,为我们揭示了儒家思想何以绵延相继,又不断应物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的奥秘。
儒家用玉比拟君子之德?!独窦恰び裨濉罚骸肮胖颖嘏逵瘛!薄熬游薰剩癫蝗ド??!笨鬃尤衔裼腥?、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多种美好品质。玉也成为儒家文化中君子之德的象征。
玉圭 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 1800~前 1500 年) 故宫博物院藏
此玉圭刻乾隆帝《咏汉玉斧佩》:玉德具温润,斧形寓决戕。佩兼古西董,用协此柔刚。中蕴脂羊白,外彰蒸栗黄。周欤将汉也,世代卒难详。木盒题有“含章比德”四字隶书?!坝竦戮呶氯蟆保粲Α独窦恰贰拔氯蠖螅室病钡娜寮矣竦鹿?。“斧形寓决戕”,“斧”喻决断之刚,“玉”代仁德之柔,则体现了“刚柔并用”的治国之术。而木盒上的“含章比德”四字,语出《周易·坤卦》“含章可贞”,意为内蕴美质、合乎德行,将玉圭的物理属性升华为儒家道德载体,强调了“以玉喻德”的思想传统。
青玉三友图花插 故宫博物院藏
器以载道。古人将诸多物品当做儒家先贤思想记录与传承的工具。这件青玉三友图花插高14.35厘米、口横 4厘米、口纵4.5厘米,雕刻有松、竹、梅“三友”和仙鹤。一器凝三友,玉魄载千秋。青玉三友图花插,是自然灵韵与士人精神的结晶,象征坚贞高洁的君子品格:以竹为骨,虚怀若谷承文脉;借松写魂,岁寒不移铸风骨;琢梅寄意,暗香疏影见初心。这件案头清供早已超越插花之器,成为文人精神的永恒具象。
而最早的座右铭也不是一段话,是欹器。据《荀子》等文献可知,欹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清末,欹器成为帝王宫中的日常摆设,摆在书桌上警戒自己勿忘持满戒盈,故又称为“宥坐之器”。
孔子观欹器图轴 孔子博物馆藏
欹器的寓意来源于“观器论道”故事??鬃釉诼郴腹砉垤テ?。当欹器为空时,会向一侧倾斜,处于“虚则欹”的状态;当注入一半水时,能够保持端正,呈现“中则正”的状态;当水注满时,欹器就会倾覆倒出所盛之物,即“满则覆”。欹器生动展现了儒家所推崇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古时国君曾将欹器置于座右,以为修身之戒。
清铜镀金欹器 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铜质镀金,器高15厘米、直径 11.7厘米,通高 45.7厘米、架子宽 18.5厘米,其正面横梁錾刻“光绪御制”四字篆书,框架中间的杯状容器可在支架上自由转动。生动展现了儒家所推崇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
儒家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始终关心社会现实,倡导积极入世,谋求“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主张以德化民,推行仁政,实现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清铜镀金嘉量 故宫博物院藏
儒家认为,度量衡对社会公正秩序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件铜镀金嘉量高26厘米、长55厘米、宽36厘米,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记载:“乾隆九年,皇上得东汉嘉量,圆形,较其度数,中今太簇。又考唐张文收作嘉量,方形,乃仿其遗制,用今律度,御制嘉量方、圆各一,范铜涂金,掌之工部,陈之殿廷。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重二钧,声中黄钟之宫。亲为之铭?!笨梢运荡思魑锷羁倘诤狭巳寮姨煜乱煌车闹喂?,是儒家“社会公正秩序”思想的物化象征。
儒家将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励精图治,经邦济世,不仅为后世树立了道德楷模和行为典范,也激发了人们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伟大理想的热情?!洞蟮乐小寮椅幕卣埂菲诖肽愎餐呓寮椅幕木袷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