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植树节。树,不仅代表着生命的力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理念。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诸多关于树木的记载,如“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优美的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可感受古人那种朴素的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态度。
明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孔子博物馆藏
《庄子·杂篇·渔父》中记载:“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毕啻鬃有犹成杞?,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在孔庙大成殿前,凭借讲堂旧基甃石为坛,周围环植杏树,以“杏坛”名之。杏坛,不仅是孔子讲学的象征,也成了中国教育界的代称。
清孔毓圻松树兰草图轴(部分)孔子博物馆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弊怨盼娜搜攀慷运啥记橛卸乐?。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著称,其翠绿针叶和挺拔身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与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明哥瓷梅瓶 孔子博物馆藏
而“岁寒三友”中的梅,也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都挪堂分窭季账钠仔∫罚骸拔姆壳骞?,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其坚强、高洁、谦虚的品格为世人所敬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闭馐资故土嗣坊ㄗ郧坎幌⒌陌裂┑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痹蛉梦颐强吹矫返那楦呓嘀?。
清“绿筠春树”图轴 孔子博物馆藏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作为春天的标志性植物,以其嫩芽初绽的姿态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气息?!霸匝盍习?,一别江南两度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柳还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从“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公柳,到“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的沈园柳.....“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春天,我们种下一苗新绿,邂逅一树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