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孔子思想中的仁爱主张,传承礼乐文化,传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社会特殊群体的发展,孔子博物馆与曲阜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展融合教育活动,为特殊学生送去特别的关爱。
馆校合作 文化传递
孔子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与精品展览开发教育服务项目,不断擦亮“孔子课堂”社教品牌,革新教育传播的人文意识和社群服务理念,深入曲阜市特殊教育学??沟鞑榉梦?,为特殊教育儿童定制化提供友爱、互助、包容的文化教育活动,合作推动文化传承、关爱特殊群体,在特殊儿童心中播下了一颗热爱与尊重传统文化的种子。
礼乐展演 感受孔子的智慧
在学校礼堂中,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为全体师生和家长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礼乐展演。悠扬的礼乐歌曲,如春风拂面,带领特殊儿童走进孔子文化的世界,感受礼乐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文物解读 传承千年历史
孔子博物馆讲解员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让特殊学生了解到悠久的民间习俗。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通过文物的展示和讲解,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交流 传统艺术创新
孔子博物馆志愿者带领特殊学校的老师们制作“大吉葫芦剪纸DIY手提袋”,让学校教师体验了传统非遗技艺,加强了馆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了教学相长??鬃硬┪锕菀蕴嵘=淌Φ氖止ぷㄒ敌杂攵嘣晕?,融合特殊教育理念,共同推动博物馆课程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施。
师生共融 向阳成长
孔子博物馆志愿者将非遗面塑课程融入学校教学,带领特殊儿童制作“向阳成长”向日葵面塑作品,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同时,孔子博物馆志愿者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博物馆无障碍教育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融合教育活动让特殊学生了解了家乡文化,帮助他们更多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了平等享有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资源的机会。今后,孔子博物馆将聚焦社会教育的包容性与可及性,与学校深度合作,开发多元化的无障碍教育项目,帮助人们深入地理解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