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博动态

榉溪十八礼:儒家文化乡村传承的活态样本

作者:孔维亮 点击数:216 2024-10-06 文章来源:

1728025467104096.jpg

近日,由孔子博物馆、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主办的《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礼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国庆假期,该展以创新的展陈方式、生动的展品案例、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观展。

中国自古以“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著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充满着礼制色彩,这不仅体现在庙堂之高的典章制度,更在江湖之远的乡村民俗中有着具象化的反映,且愈发富有温情。伴随或剧烈或温和的社会变迁,多少华盖云集的名都大邑几度兴废,无数承载文明的典籍文物永久失传,而礼制的精神要义却能融入于日用而不知的民间习俗中顽强地留传下来,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受群山阻隔、保存比较完整的“榉溪十八礼”正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1728025507470036.jpg

据相关史料记载,北宋末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躬因“靖康之变”随驾南迁,几经辗转,率领族人在今磐安县榉溪村定居。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孔氏后裔不畏艰险,发展成为遍及周边地区族人超过两万人的婺州孔氏。他们坚守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将儒家文化的礼制观念渗进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系列颇具地域特色的人生礼俗,即“榉溪十八礼”。

1728025528293214.jpg

走进“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礼展”展厅,由榉溪随处可见的毛竹打造的主题空间内,一件件具有浓郁乡土气息、质朴无华的生活用品,默默讲述着当地孔子后裔传承近千年的生活方式和动人故事。这些展品完整串联起他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人生历程和阶段,反映了他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朴素价值观念和态度。该展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儒家文化在乡村传承的活态样本。

1728025550540657.jpg

出生是生命的开始。在榉溪的诞生礼俗中,婴儿出生三日,家中要举行隆重的“三朝”仪式,感恩祖先、品尝美食、邀宾款客,热闹非凡。待孩子满周岁后,亲朋好友又会送来衣帽鞋袜,祝福孩子健康成长。

1728025569253306.jpg

对长寿的追求是民间习俗中的重要主题。在寿庆方面,榉溪村有“六十方称寿”的独特习俗。为老人祝寿,主人将家中布置得隆重而喜庆,宾客们则携带礼品前往贺寿,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生活美好幸福。

1728025603103982.jpg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榉溪村到处都有生动的例子。已经过世的孔樟秀老人家中有一只饱经沧桑依旧完好的竹箩筐,那是他的父亲孔繁位留下的遗物,承载着上一代人留下的记忆和情感。旧筐旁边还有一只孔樟秀为儿子孔长春置办的新筐。三代人的竹筐,不仅见证了一个家庭百年的血脉延续,也生动诠释了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

1728025627369183.jpg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榉溪孔氏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由来已久。榉溪村中旧时曾矗立着一座“敬字亭”,虽然现今已不复存在,但其精神却世代相传??壮ご杭依镏两袢员4孀乓恢还牌拥闹衤幔馐撬南茸孀庞糜谑占掀种降娜萜?。竹箩悬挂于四合院门堂之柱,所有习字或书写后的废纸,都会先行置于箩中,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再集中送到“敬字亭”焚毁。这生动体现了对文字和文化深深的虔诚和敬意。

1728025673217614.jpg

聚族而居是传统中国宗族生活的基本形态?;诠餐嫦鹊难蹬Υ?,慎终追远是维系榉溪孔氏团结和睦的精神信仰。这不仅体现在村中古老宏伟的孔氏家庙和虔诚肃穆的祭祀典礼上,也在编修家谱的历史实践中得以代代延续。一部家谱,不仅将孔氏族人与祖先建立起血脉连接,也让家族成员之间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身份认同。

1728025693444735.jpg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礼展”没有珍贵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朴素甚至粗糙的物品充满温度和故事,展示了榉溪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而其中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对于每个人则并不陌生,因为它们早已融入了我们的共同心理,形成了文化自觉。当下的时代高速发展,物欲横流,“榉溪十八礼”值得我们放慢脚步,去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平静与力量。


上一篇:国庆假期相约孔博 感受展览中的儒风雅韵

下一篇:座无虚席!孔子博物馆礼乐活动持续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