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它被赋予高贵、富足、成功、幸运、智慧、祥和等众多美好寓意。
龙在哪里?
龙,镇于庙堂宫宇之间,尽展高贵威严;显于文学艺术之中,气势雄浑、飘逸自由;游走于民间百物,是吉祥的化身。先民们充分发挥其象征性和艺术性,将龙的造型与元素融入艺术创作和生活实践中,或取其神秘威严,或取其吉祥如意,将其应用于衣食住用行等诸多领域,留下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及《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展》正在孔子博物馆展出中。通过展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文物中祥龙的身影,了解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象征意义,感受先民对龙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愿吧!
真龙天子——礼制的象征
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制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用于划分社会等级、维护统治秩序的价值和制度体系,往往赋予特殊图案以特别的政治含义。自汉代起,皇帝为突出君权神授,开始强化与龙的联系,自称“真龙天子”,龙逐渐成为皇帝的化身和皇权的象征。元明清以来,皇家日趋严格对民间使用龙纹的限制,同时允许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员使用龙纹,不过以蟒代称,显示了龙纹标识不同身份等级的象征意义。
“奉天诰命”盒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青色缎缂丝云龙纹补
清 孔子博物馆藏
蓝色缎平金绣云龙纹团补
清 孔子博物馆藏
蓝绸地绣云蝠暗八仙金龙纹皮袍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笔走龙蛇——文学艺术中的龙
龙的形象与寓意受到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将其寄情于笔墨丹青,刻画于文房四宝,常用于艺术创作的题材来源和装点书斋的雅设之物。闲暇之时细细观赏,摩挲把玩,妙趣横生,与书香氤氲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明青花云龙纹笔架(左)
清青花云龙纹笔洗(右)
孔子博物馆藏
胡开文西湖十景墨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龙藏百器——民间日用器具中的龙
明清以来,皇家为彰显皇权试图垄断对龙纹的使用,多次颁令禁止民间使用龙纹,然而收效甚微,这恰恰反映了普通民众对龙纹的喜爱。民间各种日用器具上龙纹随处可见,象征富贵吉庆的龙凤呈祥纹样尤其受到欢迎,这说明了对龙的喜爱与崇拜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
团龙纹白玉环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龙纹玉簪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黄地粉彩云龙纹花盆
清 孔子博物馆藏
彩绘婴戏纹灯罩
民国 孔子博物馆藏
古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艺,赋予龙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威严吉祥的寓意。从这些器物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悠久灿烂。
龙腾中华,福暖四季。一起来孔子博物馆,参观《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及《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展》,了解更多龙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