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年的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快结束了,暑气逐渐消退,气温呈下降趋势,早晚变得凉爽,但是白天气温仍然较高,并且还可能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
农谚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薄按κ罡吡槐榈睾臁!薄按κ钊崭罨乒取!贝κ钜院?,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庄稼成熟很快,秋收的序幕徐徐拉开,收获的讯息随着秋风在田野里传递,丰收的喜悦在农民的脸上洋溢。
青花“五谷丰登”人物图碟
明 孔子博物馆藏
这件小碟内壁周饰青花缠枝莲纹,盘心饰青花人物,二人举灯顾盼,腹壁饰杂宝纹,圈足外周饰卷云纹,足底双圈双竖行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款?!暗啤毙骋簟暗恰保司俚仆及冈⒁狻拔骞确岬恰?,表达了人们对物产富足的祈望。
物候现象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两个相邻节气间隔大约十五天;又把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一候的时候,食物丰富,鸟儿们都吃得肥嘟嘟的,引得老鹰垂涎欲滴,以至于猎杀的鸟儿太多,一次吃不完,就排列起来,像是在举行祭祀仪式;二候的时候,万物逐渐凋零,天地间开始有肃杀之气;三候的时候,农作物成熟,农民开始忙秋。
吕纪鹰石中堂图
明 孔子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嫠ニ迪嗷ザ允樱骰称湟?,气氛凝重。周围再绘以山石、竹子等相互映衬,巧妙地化解了图景中的紧张气氛,构思巧妙,匠心独运??钍稹奥兰汀?,朱文印一方为“四明吕廷振印”。
处暑习俗:祭祖
处暑习俗主要有:祭祖、拜土地公、迎秋、吃鸭子、放河灯、庆??娼诘?。
处暑时节,庄稼、瓜果等喜获丰收,人们用新收获的果实作为供品,举行仪式酬谢大地、祭祀祖先,向祖先报告秋季的收成。
粉彩杂宝花卉纹盖盆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高27.6厘米,口径43.9厘米,底径37厘米。
此盖盆呈圆筒形,钵形盖,双桃钮,宽折沿,直腹,铺首衔环耳,圈足。通施松石绿釉;盖顶饰朵云纹,盖面饰杂宝、花卉纹,盖沿饰回纹一周;折沿饰三角形纹,沿下饰如意云头纹,壁饰花卉、瓜果、杂宝等纹。
此器胎体厚重,体形较大,构图繁缛,色彩艳丽,彩绘精细,为道光时期(1821-1850年)典型的粉彩瓷器。
处暑习俗:庆祝开渔节
处暑时节,鱼、虾、贝类等海鲜长得肥美了,渔业也迎来丰收季。休渔期结束,渔民准备扬帆起航,下海捕鱼,沿海部分地区会举行盛大仪式,庆??娼冢砬笃桨?、丰收。
“吉庆有余”翡翠磬
清 孔子博物馆藏
处暑习俗:迎秋
处暑时节,暑气渐消,金风送爽,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人们纷纷出游,赏景迎秋。
竹根雕“人物山景图”摆件
明 孔子博物馆藏
竹质。根据竹根的天然形态雕刻巍然独秀、奇险峻峰之景,山崖、树木、人物等采用浮雕、镂雕、圆雕技法雕刻而成。人物沿阶而上,或谈笑,或休憩,或观景。古树盘根错节,人物、树木、山石雕刻细腻、精湛。
《长江二首》(之一)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初秋美景怎可错过?不如关上家中空调,与友人相约,登高望远,看云卷云舒;也可到田野里与农民共享丰收的喜悦,或来孔子博物馆感受文物中蕴含的丰收气息。
下一篇:朱讃勋人物山水书画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