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22日,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由于“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七夕也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七夕这天,有许多的习俗和活动,人们在这一天观看牵牛织女星、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晒书晒衣等。
河鹊桥连 相守到永远
相传,每年七夕这天,喜鹊会搭成鹊桥,帮助牛郎和织女跨过遥不可及的天河,让他们得以相会。在我国,喜鹊一直是吉祥的象征,许多文物中也包含着喜鹊的身影。
黄地粉彩“喜鹊登梅”小盘
清 孔子博物馆藏
此盘为敞口,弧腹,圈足??谘孛杞?,内黄釉地满饰折枝梅花、喜鹊纹。外壁饰缠枝花卉纹,红彩楷书“同治年制”底款。此盘造型精巧,釉色凝厚,色彩鲜明,梅花娇艳盛开,墨彩喜鹊姿态各异,“喜鹊登梅”图案,寓意喜庆吉祥。
不仅牛郎织女的爱情让人动容,夫妻二人从相识到相知相爱,举案齐眉、白首与共,这种平淡却又真挚的爱情也是一种美好。
“求”字帖
(孔子博物馆“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展出)
“求”字帖,对开中堂式,褐色地,套印墨、银双色,帖面印百子图;背印麒麟送子图,帖心印银色“求”字,左右书喜对,“天缘合配,百年偕老”。
孔繁灏夫妇行乐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孔繁灏夫妇行乐图轴,绘孔子七十四代孙衍圣公孔繁灏与夫人闲居的情形??追卞岸俗ら看扒?,右手执书,左臂倚桌;夫人端茶而立,面带微笑。窗外海棠、玉兰、牡丹娇艳盛开?;裰蟹蚋径松裉蚕小⒂湓?,一人读书,一人奉茶,虽无言语,却可以看出二人相敬如宾,感情甚笃。
七夕乞巧手 娴熟把衣绣
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说中七姐的诞辰,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古代女子们会在这一天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绣衣织布的手艺。乞巧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借助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得巧”,即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胜者。
孔子博物馆藏有许多做工精细、绣纹精美的衣物,彰显出古人的技艺和审美。
红暗花纱百褶裙
清 孔子博物馆藏
便服。白布裙腰,两侧打褶,展开呈鱼鳞状。红实地纱织八吉祥、云蝠暗花纹裙料。前后裙门及底边镶彩绣《西厢记》人物故事等纹饰。做工精细,用色协调,花纹新颖。
《西厢记》,由元代王实甫撰写,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讲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一见钟情,并在红娘的帮助下,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锢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正如书里所说,“愿普天下有情的都能成了眷属”。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佳节晒书忙 开卷展书香
在古代,七夕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七夕晒书的习俗。唐宋时期,七月七日晒书更是蔚然成风。唐韩鄂《岁华纪丽》称民间七月七日有“暴书策,晒衣裳”的风俗;《宋会要》中也有记载,宋朝仪制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当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赐钱开筵举宴,为晒书会??鬃硬┪锕莶赜兄诙嗾涔蠊偶?,为延续中华晒书传统,自开馆以来,每年七夕都会开展内容丰富的“晒书节”主题活动,通过“晒经典”“晒传统”等多种形式传承经典。
《安怀堂全集》六卷
清 孔子博物馆藏
《枣槐轩印谱》
清 孔子博物馆藏
“诗书继世——孔府刻书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逼呦呀?,尽享秋阳温暖,遥对明月祈愿。来孔子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浪漫氛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