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博动态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丨成周王铃:青铜清音里的儒家礼乐基因与王朝道统

作者:高延莹 点击数:72 2025-07-28 文章来源:

在广受关注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里,故宫博物院经精心甄选,展出了其珍藏的珍贵文物——成周王铃。这件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凭借其独特造型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成为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成周王铃为西周早期的重要青铜器,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该铜铃通高8.5厘米,宽6.5厘米,重0.164公斤,其上有阳文铭刻“成周王令(铃)”。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相同形制的铜铃,铭文为阴文“王成周令”。这些铜铃不仅是礼乐制度的实物佐证,更深刻体现了西周王权的象征意义。

 1753666792865863.jpg

“成周”一词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频繁出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闭庥牒巫鹈痰摹拔ㄍ醭跚ㄕ诔芍堋毕嗷ビ≈?,共同表明周公辅佐成王在成周(洛阳)营建东都、奠定“天下之中”这一宏伟规划。这些证据确切地表明,成周洛邑是西周王室经营东土的主要都邑。它们以青铜为架构,以铭文为脉络,奠定了华夏“大一统”政治理想与“以礼立国”伦理秩序的初始坐标。

成周王铃并非普通乐器,而是儒家“礼乐相济”思想的物质化体现。其铃身独具匠心的倾斜设计,巧妙呼应了儒家“执两用中”的平衡智慧——悬舌激荡而清音自响,恰似礼法虽有约束之形,实则为调和人心、协和天下的治世良策,印证了《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精义。在庙堂仪典中,其声音“节步趋、肃威仪”,正是“乐以和德,礼以节行”理念的原初实践。

此铃更深嵌于儒家“慎终追远”的历史观念中:铭文“成周”直接指向周公在此“测土中、正方位”、制礼作乐的圣地。周公将上古巫乐转变为维系宗法社会的礼乐制度,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慨,正凸显了成周王铃作为周朝礼乐精神物质化身的历史价值。其声纹中蕴含着“克己复礼为仁”的修身准则与“君君臣臣”的纲常伦理。

可以说周王铃与何尊一起呈现出儒家道统的源头景象:何尊“宅兹中国”的铭文,如同定鼎天下的空间宣告,确立洛邑为“道”(王道教化)的地理核心;而成周王铃则以声波为框架,将礼乐之“道”转化为可听闻、可感知的“器”,践行《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哲学思想,使王权教化如铃声般“声教讫于四?!?。

如今在展厅凝望此铃,铜绿斑驳,宛如岁月留下的痕迹,却难以掩盖其承载的文明光辉。从《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化秩序,到今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永恒回响,成周王铃的清音早已融入儒家精神的脉络。它昭示着:真正的“大一统”,不仅在于疆域的广阔,更在于以礼乐为纽带,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在约束中获得自由的文明共同体构建。当铃声在历史的长廊中再度隐隐回荡,我们所听见的不仅是西周王权的余音,更是儒家文化为华夏塑造的、追求至善秩序与永恒和谐的精神脉动。


上一篇:成语科普 | 弦歌不辍

下一篇: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丨鲁大司徒铺:故宫珍藏荣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