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晓起
清 · 夏诒钰
满地槐花白,荷锄人出门。
云生山不断,雨过水犹浑。
鸟语喧朝日,鸡声连远村。
晴光开宿雾,叱犊满前原。
绿荫深处,一串串乳白色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很多人知道这是槐树,却不知这种刺槐与中国传统的国槐有着很大的区别。
刺槐也叫洋槐,原产于北美,有记载的信息是在19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其小叶先端椭圆,在4--5月开花,花香清新素雅,沁人心脾,味道香甜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孔府后花园“五柏抱槐”
而国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其名称与象征意义历经千年演变,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密码。古代汉语中槐与官相连,象征着三公之位?!吨芾瘛芳窃亍懊嫒保谎伞?,这里的“三槐”代表了三公之位,即太师、太傅、太保三个最高官职的合称,而“槐鼎之位”则喻指宰辅重臣,故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槐树,人称“宫槐”。读书人聚集的会市也多植槐树,为“槐市”,《艺文类聚》引《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刘弗陵)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起明堂辟雍,为博士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后有诗称赞“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p>
《乾隆御定石经初·周礼》 孔子博物馆藏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考试的举行,槐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唐代科举考试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正逢槐树开花结果,故又称“槐秋”,举子赴考称为“踏槐”,而考试的月份则称“槐黄”。唐朝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
送客入蜀
唐·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岁月流转,槐被赋予更多的文化符号。中国古代有“折槐送别”之礼,文人雅士更有“郁然怀君子”之风,这时的远行和送别总是“槐花馆驿暮尘昏”“满地槐花秋草生”....
清同光槐绿暗花缎镶边单衫 孔子博物馆藏
到了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人们又将槐树与眷恋故园、想念家乡联系在一起。曾随朱元璋征战并屡立战功的袁公正,在主动从洪洞迁至山东省曹县后,便在其《望槐思乡诗》中深情地写到:“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被笔鞔哟顺晌谢褡濉把案幕钡姆拧?/p>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庇质腔毕睦戳偈?,愿君“庭前槐树绿阴阴,静听玄蝉尽日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