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穿越到了古代,看到有人拿着像勺一样的器具,往另一人手上浇水,旁边还放有一个大盘接水,这便是古人的“洗手”方式。由“洗手”这一动作,古人还引申出了一个成语 “奉匜(yí)沃盥(guàn)”。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奉匜沃盥”吧 !
成语出处
《左传·僖(xī)公二十三年》记载: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p>
先秦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即晋文公),避骊姬之乱,出逃在外。后来到了秦国,秦国国君秦穆公很欣赏重耳,为了拉拢他,决定送给他五个女子,其中就有自己的女儿怀嬴。
新婚之夜,怀嬴捧着盛水的匜倒水给重耳洗手,却不料重耳洗完手后随手把手上的水挥甩出去。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
“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span>
怀嬴非常气愤,说:“秦国和晋国是地位相当的大国,你为什么轻视我?”重耳听了,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脱去上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向怀嬴谢罪。
通过这件事,重耳明白了“奉匜沃盥”中所蕴含的礼节,也更加谦虚知礼。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为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霸主。
成语解读
“奉匜沃盥” 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举行宴飨(xiǎng)时不可或缺的礼仪?!皡F”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沃” 是浇水,“盥” 是洗手?!独窦恰酚醒裕骸敖拢僬叻钆?,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笨腿死戳耍瓿さ娜四米庞美唇剿钠骶撸ū热鐓F),准备往洗手之人手上浇水;年少的人捧着承接水的盘子。洗手完毕后,递上毛巾让洗手之人擦拭干净。这一礼仪,被称为“沃盥之礼”,象征着尊贵、洁净之意。
西周鲁仲齐铜匜 孔子博物馆藏
西周鲁仲齐铜盘 孔子博物馆藏
从家庭传承的日常卫生习惯,到文化体验活动里的古韵重现,“奉匜沃盥” 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以不同形式融入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不再只是古老典籍中的记载,而是化作尊重、仪式感与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