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灯词八首·其五
清·孔庆镕
月朗风和又是春,
丰年谁不庆良辰。
家家幔彩连宵酒,
户户烧灯一巷人。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孔府要点面灯、放焰火、吃元宵、看龙灯、猜灯谜,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孔子博物馆《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在开展中,其中展出了旧时孔府过元宵节时的相关文物与趣味灯谜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捏面灯
从正月十四起,孔府便召集当差的女佣人用黄豆面捏面灯。面灯花样繁多,有象征十二个月份的十二盏灯,还有粮精灯、骡马灯等。十五下午,府内各房、马号、粮仓等处差人来领面灯。十五晚上,孔府要点灯祭祀,举行送祖先、送神灵活动。当象征十二月的豆面灯盏点完后,衍圣公夫人会叫人查看面灯里的水汽。哪个面灯里面水汽大,就表明哪个月份雨水多,反之则表示干旱。造型多样、寓意美好的面灯,表现出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时和岁丰的祈愿。
吃元宵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等记载来看,元宵节吃元宵最早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督谛蛲缏肌分屑窃兀骸霸焯涝沧印S锰敲酃饰?,糯米屑层层滚缠,渐成圆颗,大如龙眼,煮熟,先祀太乙,毕,儿女聚食,又曰‘元宵儿’?!笔逶略?,全家人一起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看龙灯
旧时,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从孔府门前直到鼓楼门的街道上,每天上午都有集市,称为“鼓楼门会”。届时整条街道上挂满了灯,有说书的、唱戏的、杂耍的等。下午有龙灯会,曲阜周边很多村子都会组织耍龙灯、跑旱船、舞狮子等活动,还到孔府内表演斗艺。为了欢庆元宵节,孔府“花炮户”会燃放各种焰火,府内差人还会将府内两套十八罗汉和龙、虎、鹤、弥勒佛等头型面具拿出一起玩耍。
猜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灯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等。猜灯谜是元宵节特色民俗娱乐活动,既可以启迪智慧,又增添节日氛围,深受大众喜爱。孔府的灯谜多取材于“四书五经”和《西厢记》等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茶叶、毛笔等作为猜谜奖励,寓教于乐,趣味十足。
踏灯词八首·其七
清·孔庆镕
元宵灯火自年年,吹竹弹丝近夜天。
画烛光分天上月,月同人影斗婵娟。
元宵节过后,春节已近尾声,衍圣公开印办公,孔府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开始为新一年的生活忙碌和奋斗。
下一篇:时和岁丰——文物里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