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民间,腊八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比如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施粥奉粥......让我们通过档案古籍,一起来看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是如何过腊八节的吧!
喝腊八粥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寺院“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不仅寺院,民间也吃腊八粥,此俗相当流行。到了明清时期,食腊八粥的风俗更深入到了农村,进一步普及。
孔府的腊八粥分为粗细两种,粗粥是由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熬制,分给府内当差役人喝,每人还发一斤馒头;细粥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上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主要供内宅主人与上供使用,或赠送近支本家。糯米、大枣、板栗性补,寒冬食之,增强身体抵抗力,有益健康。
孔府档案·腊八粥所用食材清单
祭祀奉粥
《礼记》中有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月是辞旧迎新,新旧交替,照例要举办祭祀来报答神灵的庇佑,同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腊八节也有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传统。在腊八节,孔府除了煮食腊八粥,也会在府内报本堂、慕恩堂等多处供奉腊八粥。
大庄花市
腊月初八在曲阜西郊大庄有花市,专卖妇女头饰,或称花市又称花棚。大庄历史上是孔府的官庄,届时北京、天津制花业,纷纷来大庄设点。他们所制多为绢花、绒花,技艺精巧,闻名遐迩。绢花是一种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能做房间庭院的点缀,也可以作为头饰供女性佩戴。
明插花头饰
而当地居民则以纸作原料,然后沾蜡制成,这种花远销各府州县。多为农村孩子佩带,更广泛的用途是作为除夕祭祖供品的装饰。
大庄花市自腊八开市持续十天,前来采购绢花的人络绎不绝,鲜艳的绢花也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孔府档案·曲阜城西大庄花行年例集会交易给示保护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八一过,农历新年也快到了,“年味儿”越来越深,人们开始为了新年而准备和忙碌。
喝一碗腊八粥,热烘烘、暖洋洋地度过岁末,期盼新年的到来!
下一篇:2025年孔博年集招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