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博动态

礼乐东方 | 承载礼制 启迪圣贤——礼器豆的前世今生

作者:杨晓玉 点击数:732 2024-11-26 文章来源:

孔子博物馆《礼乐东方——孔府旧藏中和礼乐文物展》持续开展中,展览展出了诸多祭祀孔子所用的礼乐器。其中,豆作为最常见的礼器之一,出现在许多套祭祀礼器之中。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孔子博物馆馆藏的礼器豆,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和故事吧!

以豆盛食

《说文解字》解释:“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豆为古代的一种盛食器皿,形似高足盘,基本形制为浅盘下有细柄,喇叭形圈足,有的还有器盖,商周时常作盛肉或其他食品的礼器。

1732590818748885.jpg

大汶口文化时期灰陶豆

高20.6厘米,口径23.8厘米,底径19.3厘米。泥质灰陶,敞口,浅腹,高圈足,足有镂孔两处。

1732590831514058.jpg

灰陶豆(左)、带盖灰陶豆(右)

1732590845467096.jpg

元贞三年孔庙祭器之铜豆

元代祭器大体保留了宋代以来的规制,孔府旧藏元贞三年铜祭器中的铜豆形制十分接近宋代朱熹《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中的图样。

1732590862406071.jpg

宋代朱熹《绍熙州县释奠仪图》铜豆图样

1732590876269977.jpg

正德十二年铜豆

明代释奠仪数屡经变更,祭器数量规格为:爵三、铏(xíng)二、镫(dēng)一、簋(guǐ)二、簠(fǔ)二、豆十、笾(biān)十。

1732590887516891.jpg

商周十供之夔(kuí)凤纹豆

(由乾隆御赐)原名周夔凤豆,周代,通体错金银。覆碗状盖,圆形捉手,子母口,双环耳,喇叭形圈足,盖饰错金银三角卷云纹、夔凤纹,腹、足饰夔凤、鸱(chī)枭(xiāo)。

礼载于豆

“礼”字初文作“豊”,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与豆这种礼器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礼的本义与远古祭祀神明的器物和仪式相关。礼是古代在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演变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此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1732590952708512.jpg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亲临曲阜祭拜孔子。他率领随从百官,“步行升殿,跪读祝文,行三献礼,三拜九叩,为旷代所无。牲用太牢,祭品十笾豆,乐舞六佾(yì)”。

康熙皇帝曾题诗道:“銮辂(lù)来东鲁,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zǔ)豆,数仞见宫墙。道统唐虞接,儒宗洙泗长。入门抚松柏,瞻拜肃冠裳?!?/p>

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豆这种礼器,常见于祭孔仪式之中,展示出康熙皇帝以及孔氏后人对礼乐文化的传承、对祭祀规格的重视,以及对孔子的尊崇。

俎豆礼容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博物馆藏《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中有一幅《俎豆礼容》,描绘了小时候的孔子常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模仿着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1732590903211367.jpg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俎豆礼容

孔子从小受到礼乐文化的熏陶,这对他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鬃拥囊簧崾乩窭种贫龋浴叭省蔽?,为建立大同世界的理想而奔走呼号。

装盛食物、承载礼制、启发圣人......小小一方豆器,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鬃硬┪锕堇锘褂行矶嗑赖睦窭制魑奈?,一起前来欣赏和了解吧!


上一篇:四时之美丨小雪——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下一篇:礼乐东方 | 探秘“五供” 观赏馆藏礼器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