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祭月祭孔
岁时节日与农业文明密不可分。时值八月,瓜熟蒂落,与之相应衍生成熟的,还有时节的祭祀礼仪?!豆铩分屑窃兀芡酢坝谐?、夕月”之礼?!吨芾瘛分Pⅲ骸疤熳映4悍殖眨锓窒υ?。”“夕月”就是秋祀,即古代天子秋分祭祀月亮。
中秋,也是祭祀孔子的“岁时常祭之礼”?!躲诶镂南卓肌分屑锹迹骸八晔背<乐瘢渚儆衅?。一元旦、一上元、一端阳、一中秋、一重阳、一冬至、一岁除”。
神话传说
月亮遥远而神秘,总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月亮上有什么?”古人抬头望月,幻想着月宫里的嫦娥仙子,讲述着玉兔捣药的故事。除此之外,金秋时节,桂花也应季而开,为古老的神话传说增添了许多浪漫的色彩。传说,桂花本是天上之物,来自月宫,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咏桂》所写:“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蔽飧辗ス?、月桂蟾宫等神话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月中丹桂引人遥望,人间的桂花也已处处飘香。在此时节,人们喜欢用桂花制成各式糕点,再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里的一种享受。
明周之冕花卉图轴 孔子博物馆藏
图绘桂树枝干盘桓,花吐芳香,芙蓉盛开,娇艳欲滴,鸳鸯戏水??钍稹巴蚶沙角锇嗽氯昴现苤帷薄9鹗髦Ω梢阅蜀迦?,苍劲有力;花蕊、鸳鸯由工笔写成,随类赋彩,刻画细腻。
月圆情浓
据《东京梦华录注》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在古代,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夜市灯火通明,赏月观灯的游人如织,笙歌鼎沸,热闹非凡。
清青釉酒令杯 孔子博物馆藏
清楠木六棱玻璃宫灯 孔子博物馆藏
但与此同时,节日的喧嚣、团圆的喜悦却也更衬形单影只者的悲凉。月色皎洁,在合家欢聚的人眼里,是祥和与幸福,但在离别之人的心中,却代表着哀愁与思念。诗人们常望月感怀,借月以诉衷肠,留下了众多千古名篇: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孔府中秋
《衍圣公府见闻》中记录:“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大节。这一日衍圣公由百户官、典籍官陪同,祭拜孔庙,而夫人则拜祠堂、沐恩堂和佛堂。公府给在府里服役的每人发一斤月饼。因为此时正是孔林内割草的季节,所以来收割草的佃户数百人,也是每人发一斤月饼。府内厨房做的月饼,除一部分上供外,大部分是内用和送礼。下午有宴会,晚上合府赏月,在后楼院摆好桌凳,摆有毛豆、花生、鲜枣、月饼等物,府内上人一边赏月,一边闲谈,吃零嘴,或者赋诗、作画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期望月圆,期盼团圆,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