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造型典雅、色彩艳丽、纹饰华美、寓意吉祥。在明清两朝备受皇家青睐,其工艺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改进,品质卓越,持续焕发光彩,影响深远。孔府旧藏珐琅器,尤其是掐丝珐琅器,时间跨度上自明代下到民国,数量丰富、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工艺精湛,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脉络。
【明掐丝珐琅鼓墩】,孔子博物馆藏
铜胎,鼓状,中空,墩面微凸,铺首衔环耳,平底,施蓝色珐琅釉,墩面以掐丝卷云纹做锦地,饰蓝、绿、白三只狮子,间饰杂宝纹。鼓墩两端饰弦纹,弦纹内饰鼓钉间饰梅花纹;墩壁以掐丝连钱纹为锦地,饰绿色交叉环带纹,带内又饰夔龙纹。沿下与底部饰缠枝莲纹。
【明掐丝珐琅龙纹长方盘】 孔子博物馆藏
器底内壁满饰缠枝莲纹、“杂宝”纹,中间为两条对舞夔龙纹,正中间圆形双框内为“寿”字纹,上下两侧对应半圆框内“八吉祥”纹饰,器外壁满饰缠枝莲纹。
上一篇:流光溢彩——文物里的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