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黄河水,礼乐奏华章。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省同属于黄河沿岸九省之一,接受黄河母亲的哺育,共同的中华文化血脉在两地绽放不同的花朵,同时也造就了两地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它们承载着各自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展现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坪游幕蠹聊诿晒欧且牛兜哪诿晒盼兜?,跨越千里,来到孔子博物馆,呈现出一番草原风情。在这里,大家可以亲身体验到蒙古族的歌舞、服饰、手工艺等传统技艺,也可以感受齐鲁大地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国广袤大地的文化差异。
内蒙古非遗
杭锦旗蒙古族刺绣
蒙古族善装饰,刺绣广泛应用,服饰、佩饰、生活用品皆绣精美图案,工艺多样,针法丰富,色彩独特。传统上,衣帽鞋毡等由妇女自绣,烟荷包等赠心上人,体现民族技艺与习俗,丰富中华文化底蕴。
蒙古族服饰
鄂尔多斯西部的蒙古服饰,融合了宫廷、游牧与汉族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些服饰因环境、经济和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女性袍服修长且色彩明快,男性袍服则肥短且实用。两者都注重腰饰与头饰的设计,这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的智慧与艺术,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毡绣
毡绣是游牧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合审美与实用,以精品毛毡为载体,用驼毛绣线绣制,广泛应用于蒙古包装饰及生活用品,传达游牧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北方民族手工技艺和智慧结晶,展现古老游牧文化,承载历史文化与精神信仰,具美学与民族艺术特色。
皮雕
皮雕,是以皮革为雕刻材料分类的一种雕刻工艺。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天然皮革进行创作,艺术风格复古优美。
杭锦达希玛格
“达希玛格”是杭锦旗传统奶食,是由深秋哺乳母畜断奶期产出的精华脂乳制作而成,是奶制品中的上品,流传已久。手工发酵搅拌过滤,口感纯、营养高,可以与炒米、油馓子、白糖、肉粥、面食等配合食用,也可以直接食用,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章萨(馓子)
“章萨”是杭锦传统饮食里的油炸面类食品,这种用羊油炸出的面点食品有香脆可口、储藏期长、携带方便、不易变质等特质,是杭锦人崇尚自然本色和原生态的饮食习惯,取之自然、食之原味,这也赋予了章萨包尔斯格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古老的饮食文化在杭锦地区一直保留和传承着,让人感叹和回味,是接待亲朋好友的绝佳美食之一。
錾刻
錾刻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山东非遗
糖画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糖画使用的糖是麦芽糖,也叫饴糖,又称胶糖、饧糖,《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周原膴膴(wǔ),堇荼如饴?!闭饫锏摹扳隆敝傅木褪侨缏笱刻且谎稹L腔魑窦浯彻ひ?,蕴含着历史、美术的传统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艺术,更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甜蜜生活的向往,是对古老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
锔(jù)瓷技艺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葫芦雕刻
葫芦,因其谐音“福禄”,寓意吉祥,备受国人喜爱,用雕刻的形式将葫芦进行艺术加工,加入彩绘、灯饰,光影斑斓,别具趣味。
郭里土陶、凫山柴烧技艺
土陶非遗工坊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郭里镇爷娘庙村,2022年入选济宁市级非遗工坊,拥有淮河以北最大的柴窑——“凫山柴窑”,以其独特的“柴、泥、工、火”核心技艺,打造出“凫山礼”系列的高端柴窑产品,把古老制陶技艺完整地呈现在今人面前。
大庄绢花
绢花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装饰品,精致漂亮,历史悠久。
除了上述非遗项目,集市上还会展出焕采手作坊、大鹏手作、峄山松墨制作技艺、楮皮纸制作技艺、AI篆刻、世界非遗珠算文化等项目,欢迎游客朋友们来一一探寻。非遗集市将于7月19-7月21日在孔子博物馆基座层文创街展示,快来一起打卡吧!
上一篇:相约孔子博物馆 共赴文化交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