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展览地点:
孔子博物馆文创街
预约方式:
参观展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当数字技术遇到优秀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科技如何为文化赋能?数字艺术如何阐释传统文化的义理内涵?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日渐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圣地曲阜,闪耀文明之光。巍巍孔子,圣集文化大成。坐落在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数千年前的珍贵文物凸显历史的厚重,利用尖端数字技术全新打造的《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洋溢着现代的气息。不论是古老的文物还是现代的呈现方式,他们都在共同讲述着孔子的故事、传承着千年文脉。
创新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人们接受知识传播的方式和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陈列展览与知识传播领域寻求供给侧的突破与创新。传统展览模式往往以叙事为逻辑主线,通过文物的陈列展示来实现“以物证史”。对观众而言,通过观展可以了解一段历史,满足自我学习的需要。而《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是基于历史文物的数字艺术创作,它并不直截了当地要教会你什么,而是通过视觉的冲击、情境的感染、精神的对话,展现一种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生命力,传递深入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意趣,构建连接中华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桥梁。
唤醒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活力,科技是手段,内容是核心?!犊鬃用苈搿两轿奈锸忠帐跽埂吩诓呋?,就坚持了“内容为本、科技赋能”的创作理念。从凝聚思想智慧的《论语》《诗经》,到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青铜器、汉画像石、漆器、瓦当,从传统礼乐文化到中国古典艺术,脚步所及之处,无不映射着思想的深邃、历史的深沉和文化的厚重。通过观展,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文化艺术创作的表达范畴,在大数据和AI算法的加持下,孔子思想儒家文化等抽象内容拥有了更为“高级”的解读方式。不仅如此,孔子博物馆还从提升文化感知度着手,组织创意设计团队量身打造了众多“孔子密码”主题文创产品,让观众“记得住”“带得走”。炫丽的视觉效果之下,有思想、有内涵才是新型数字展览的长久之计。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才能既吸引眼球、占领市场的高地,又深入人心、占据思想的高峰。
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模式,也为文化传承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中高考过后,各地学子纷纷来孔子博物馆打卡体验。他们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突飞猛进成长起来的一代,相较于传统的陈列展览,《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更令年轻一代眼前一亮。不少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技术控”也在开展后专程赶来,一睹孔子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交融的风采,以期从这种跨界“碰撞”中收获技术灵感。不仅如此,新华社、中国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此展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展览一经开幕即登上中博热搜“最新十大热门展览榜单”。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科技的“翅膀”实现了传承与发展的“腾飞”。由此可见,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业态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顺应了文化产业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更有效满足了公众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赋予了文化传承发展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唯有让优秀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扬起文化自信的风帆,这正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魅力所在。
当前,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相遇”的故事方兴未艾,孔子博物馆《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范例。要继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通过发挥数字之力,实现文化思想的多维数字呈现与活态传承,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释放新的活力、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