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业季,一起跟着中学课本上的坐标去旅行,从书本课堂走进实践课堂,在博物馆中感受儒家思想,体会文学与历史的深沉与浪漫,实现教育的真正“闭环”。
1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同时,孔子创立私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后世称为“至圣先师”。在晚年时期,他整理《诗》《书》《礼》《易》《春秋》,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圣人之姿,历朝历代都有画家进行描绘。同学们对中学课本中的哪幅孔子画像最为印象深刻呢?一起来孔子博物馆,寻找各式各样的经典孔子画像吧!
《孔子燕居像》图轴
明 孔子博物馆藏
燕居,指一种闲适在家的状态。画中孔子头着蓝色巾帻,身穿蓝领大袖袍,内着白色中单。大耳露轮,眉须舒展,目光微微垂视,双手合抱于袖内,外露一拇指,描绘了孔子燕居时文质彬彬,不改其乐的形象。
2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出现了众多学说、学派,他们纷纷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孔子一样,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巨人?!熬雍投煌?,虽有着不同的立场和学说,但彼此之间仍有着和谐友好的交流。孔子曾数次问礼老聃,向老子请教古代传统礼制,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有思辨意义的探讨。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问礼老聃
孔子博物馆藏
3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收录了《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曾询问弟子们都有什么志向,其中子路、冉求、公西华分别表达了对治国、富民和礼仪的兴趣,只有曾皙描绘出了一幅简单而又美好的画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薄谕泶菏苯冢霞父龊糜押秃⑼黄鹑ヒ屎鱼逶?,去舞雩台乘凉,傍晚唱着歌回家??鬃犹蟊硎臼衷尥?/p>
在曾皙所描绘的画面中,百姓生活平淡幸福、快乐洒脱,生活环境和谐美好,可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画面也是孔子推崇的礼治思想的体现,即通过教化和仁政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太平。
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还节选了诸多《论语》中的名句名篇,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从这些谆谆教诲中,同学们可以修养品德,培养君子品性,由此推及到树立对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增广贤文》有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籍著作,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清乾隆初拓本《乾隆御定石经·论语》
孔子博物馆藏
假期畅游孔子博物馆,在文物和展览中寻找与书本和课堂的契合点,沉浸感受历史,体会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品读《诗经》 领略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