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 送灶神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分别是北方和南方的小年。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传说中,灶神执掌灶火,管理饮食,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小年这天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天帝禀报自己所在的一家人一年来所作所为,又称"辞灶",所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灶王经》
孔子博物馆藏
我国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堵塾铩ぐ速肪陀邢喙丶锹迹骸坝肫涿挠诎?,宁媚于灶。”
《论语·八佾》
孔子博物馆藏
在清代,《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就曾采访民俗,撰有《节序同风录》一书,其中就有关于民间祭灶民俗的记载。
祭灶这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供奉灶神。当天晚上摆上灯烛、果饵、饧糖,捏面做成鸡鱼牲只的形状,或者粳面为团,或者用黍面为金饼,粳粉为银饼,蒸熟,盛在锅、盆里,祭祀灶神。因为灶神为饮食之神,俗称“司命灶君”。又用刍豆秣为马,糖饧犒其从,放在灶下,就是现在灶糖的渊源。祈祷说:“朝天去,好事多说,恶事少说;下界来,多带田苗,少带灾殃。”又说:“酸甜苦辣,灶君莫说?!奔漓胪瓯?,以香楮火爆送之门外,称为“送灶”。
木刻“司命灶君”图版
孔子博物馆藏
孔府也有祭灶的习俗,但是相对于当时春节期间民间对神灵的祭祀,孔府更重视对祖先的祭祀。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关于祭灶的诗作里就有“积善有余庆,不用求金仙”的诗句。
孔府档案之祭灶用品账单、祭灶用账条
孔子博物馆藏
小年到 年味浓
小年一到,年味越来越浓,人们纷纷开始忙年,大扫除、备年货,热热闹闹,满怀期待迎接新年。
“孔子博物馆过大年·黄河文化大集”系列活动正在开展中,让广大观众朋友体验传统年俗,感受十足年味!一起来看看新年大集上,都有哪些“年货”吧!
诗礼银杏视频
孔门豆腐视频
一到过年,最期待的事情还有穿新衣。一件衣服,从面料的编织、款式的裁剪,到最后成衣,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和精细的织造??鬃硬┪锕荨翱撞┲臁闭固钩龆嘀只赖脑平鹾顽妓?,向大家展示织料的生产过程。观众还可动手纺织,体验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
孔博织造·云锦视频
孔博织造·缂丝视频
前来“赶集”的观众,这份导引图请“马”住!黄河大集位于孔子博物馆基座层出口处,参观展览,闲逛大集,一路畅通,不要错过!
小年一过,新年也越来越近,一起来孔子博物馆辞旧迎新、迎祥纳福,愿新的一年衣食有余,喜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