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通高10.3厘米、口径38.6厘米、深6.4厘米。浅盘圆形,折沿,附耳外折,上饰卧牛,牛昂首向外,作嘶鸣状。圈足饰三人蹲坐,五官、双乳、肚脐清晰,头顶盘底,背靠圈足,双手做抬盘状,其中一人的小腿部位残失。盘壁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盘外底有菱形格纹。盘内底铸有三行铭文,共十五字,文曰:“鲁司徒仲齐肇作盘,其万年永宝用享”。
“鲁中(仲)齐”双牺耳三童足铜盘及铭文
铜盘为商代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盛水器。盥洗时常用铜匜浇水,以铜盘承接。铜盘多为圆形、浅腹。商代铜盘无耳、圈足、器内多用龟鱼纹作装饰,部分铜盘会在边沿铸立鸟。西周至春秋时期多有附耳、圈足或者三足,有的还有流。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还出现了长方形的铜盘,如西周晚期的“虢季子白盘”,也有宽唇、无耳、圜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