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开展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观众慕名前来,好评如潮。展览中展出了许多精美文物,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是山东古代文明的见证。在学习知识之时,观众们也纷纷“脑洞大开”,赋予文物生动新奇的想象。
有哪些文物不得不看?又有哪些文物让网友惊叹连连?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战国紫晶玛瑙串饰
网友热评:“可以出手机链周边”
战国紫晶玛瑙串饰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无暇胜玉似冰洁”,水晶,古称“水玉”“水精”,是一种纯粹的石英。紫晶,颜色较艳丽,有淡紫全透明者,亦有深紫近青黑几乎不透明者。
先秦水晶不易得,鲁国水晶更加难得。鲁故城遗址发掘水晶饰品仅出土2串,年代为战国,现收藏于孔子博物馆。
这串紫水晶串饰由紫晶环1件、大小形状不一的紫晶珠8颗、乳白色龙形玛瑙觿1件组成,紫晶纯正,晶莹剔透,色泽华丽高贵。
观赏文物之后,有不少网友评价道:“老祖宗的审美一流,贵气扑面而来,这才是顶级奢华!”“期待以后能有同款手机链周边?!?/p>
“打卡”商周十供
看乾隆皇帝给的“排面”
商周十供
孔子博物馆藏
在展览预热之时,不少观众便表达了对商周十供的期待。展览一经开展,商周十供便不负众望,成为了展览中不得不看的“亮点”。
商周十供即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分别为“木工册”鼎、兽面纹觚、牺尊、“伯彝”簋、“册父乙”卣、窃曲纹簋、夔龙纹簠、夔凤纹豆、饕餮纹甗、四足方鼎。这是由乾隆皇帝颁赐给孔府的。
当乾隆皇帝来曲阜祭拜孔子时,看到先前陈列的礼器为汉时所造,年代不够久远,观感上也不够古雅,不足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于是他颁旨拨十件周朝青铜礼器给孔府,专门用于祭祀孔子。至于为何一定要选用周代器物,那是因为孔子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议论。乾隆帝在谕旨中也有解释,“夫孔子志在从周,楹间列姬朝法物,于义惟允?!钡缶芯考觳?,其中的“木工册”鼎、兽面纹觚、“册父乙”卣三件文物为商代所造,其余七件为周代,因此这十件祭器也就被称为“商周十供”。
八卦鎏金编钟
拍出“大片风”
八卦鎏金编钟
清 孔子博物馆藏
说到本次展览中“最上镜”的文物,就不得不提“八卦鎏金编钟”了。
八卦鎏金编钟一组共十六枚,篆饰八卦纹,鼓部饰圆形饼。十六枚编钟阳律、阴吕各八,以壁之厚薄、腔之大小区分音高。清脆明亮、悠扬动听,仿若大自然之声。这套编钟是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赐孔庙中和韶乐乐器中的一组。中和韶乐,符合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是清代最高规制的乐曲。编钟来源确切,规制极高、制作考究,保存完好,对研究祭孔礼乐以及清代礼乐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这里 “遇见”孔子
展览中还展出了许多孔子的画像,如孔子燕居像、孔子讲学图、三圣像、圣迹图等等。读书时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经典孔子形象,现在可以通过展览一睹真貌。
观赏“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一起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