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共同拥有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时候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吧!
01
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足离不开每一个时代、每一位劳动者的努力。自古以来,无数劳动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使人类从蛮荒走向了文明,使整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民国木雕牧童骑牛摆件
孔子博物馆藏
孔子也是一位布衣出身、身通多种劳动技能的人。据《论语·子罕》记载,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痹诳鬃有∈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他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吃了很多苦,学到了很多谋生手艺,也磨砺了坚毅的品格。
青年时,孔子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出任过管理牲畜的乘田,虽然都是很小的官吏,但孔子却勤勤恳恳,学习了更多技能,了解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愿望,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想要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职司委吏
孔子博物馆藏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职司乘田
孔子博物馆藏
02
工具在农业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先民和我们一样,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离不开工具。
陶器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创造。茹毛饮血的早期人类,由此迈入了定居农耕的新时代。
陶鬶
孔子博物馆藏
鬶是新石器时期的一种陶制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有把手,且有像鸟嘴一样倒泻的口,是大汶口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除了陶器之外,还有一些青铜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我们的先人可以更加方便地生活、劳作和创造。
书刻工具
济宁市博物馆藏
孔子博物馆“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展出了一套书刻工具,这套工具用于简牍(一种古老的书写载体,在造纸术普及之前长期流行)的加工制作,其中刀、针、钻8件,锯2件,削7件,锛、斧3件,凿4件,磨石3件,共计27件,涵盖了破竹、制片、刮削、修整、编缀的各项工序,是研究春秋时期简牍制作工艺的宝贵资料。
西周 “鲁仲齐”铭垂鳞纹双耳三足铜甗
孔子博物馆藏
甗在古代是一种炊器,即烹饪器,相当于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器形上大下小。上部为透底的甑(zèng),放食物,下部为鬲(lì),放水。中间细腰处隔一道有孔的箅(bì),箅上有用来通蒸汽的洞孔,可以蒸食物。
03
先民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世提供了永恒的精神财富??鬃硬┪锕堇锞褪詹亓诵矶嗑赖氖止ひ掌?,这些物品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者高超的技艺,也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清缠枝宝相花雕龙耳掐丝珐琅香炉
孔子博物馆藏
器配镂空花鸟铜盖,盖刻有镂空的荷花和鹭鸶等吉祥图案,谐音一路连科,寓意科举仕途顺利,盖沿刻饰云雷纹。在它的上方是镂雕盘龙纹钮,腹部两边有一对雕回首双夔龙耳,肩饰莲瓣纹,器腹饰缠枝宝相花、梅花鹿纹,下方是三个象鼻足。
缠枝宝相花就是利用藤蔓、花卉所演变出来的吉祥的纹饰,而掐丝珐琅是属于珐琅器中的一种,一般是指铜胎的,因为是在明景泰年间发展成熟所以又叫“景泰蓝”,烧制需要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七个步骤,因为运用了青铜工艺、瓷器工艺、还包含有传统的绘画和雕刻技艺,所以堪称是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也创造着未来,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