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博动态

日出东方 | 吉金光华——从青铜器中看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往来

作者:信息中心 杨晓玉 点击数:1065 2023-03-24 文章来源: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及周边地区诸侯国林立。为了维护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各诸侯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经济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亦或是通过战争来稳固政权,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具体体现在手工艺品的制作上,一件件器物经过不同地域工匠的制作,兼具多地特色,造型独特且精美,再流传至其他诸侯国。这一过程带动了多个领域的互动与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孔子博物馆有“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展览向大家展示了许多制作精巧、造型多样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汇聚了许多地方的元素和特色,见证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和密切往来。


鲁莱交流


侯母壶出土于鲁国故城遗址48号墓,器型纹饰与莱国等地的媵(yìng)器如出一范,壶上的三角编织纹更是与烟台招远的铜器神似,这显示了“周礼尽在鲁矣”的鲁国与莱文化的密切相关。


1679045983846294.jpg

侯母壶

西周 孔子博物馆藏


齐楚往来


战国时期,齐楚两国或战或盟,交往频繁。1977年,在济南长清归德镇岗辛战国墓出土了4件铜豆,造型精美、装饰华丽、工艺精湛,通体饰绿松石镶嵌而成的勾连云雷纹,是战国时期齐国错嵌工艺的巅峰之作。同时,这几件铜豆还具有浓郁的楚式铜器风范,反映了齐、楚两国的广泛交流。


1679046051763629.jpg

嵌绿松石铜豆

战国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齐吴交争


在诸侯争霸时期,兵戎交接,战火纷飞,激烈的战事催生了冷兵器的制造,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在新泰周家庄东周时期的齐国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吴越风格的青铜兵器。其中一把铜剑上铭文为“攻吴王姑发者反之子通自作元用”,“攻吴”即“勾吴”、“句吴”,是吴国国名的一种写法?!肮梅⒄叻础奔词俏馔酢爸罘?,作剑者为其子“通”。新泰周家庄墓地位居鲁中山区南侧,是齐国在长城外侧屯驻的军事重镇和对外用兵的军事前沿,出土的300余件青铜兵器,是齐吴交争的见证。


1679046134312908.jpg

1679046153602791.jpg

吴王诸樊之子通剑

春秋 新泰市博物馆藏


1679046193692734.jpg

蟠(pán)虺 (huǐ)纹三戈戟(jǐ)

春秋 新泰市博物馆藏


东更道七器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封泰山于山顶、禅泰山于山下。1954年在泰安东更道出土了6件缶、1件三足铁盘,称为“东更道七器”。这组器物等间距埋在泰山脚下,是用于祭祀泰山的礼器。6件缶(fǒu)造型与装饰极具楚地风格,其中,右冶尹铜缶与楚国故地湖南湘乡在2002年征集而来的羽状纹双环龙耳铜缶十分相似。

据学者推测,战国晚期齐王建于鲁地获楚式缶6件,由留在齐地的燕国工匠加刻铭文后,与1件三足铁盘一同埋在泰山脚下,用来祭祀泰山,这便是“东更道七器”的由来。


1679046254852037.jpg

右冶尹铜缶

战国 山东博物馆藏


一起来孔子博物馆,观赏“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看“吉金光华”,了解更多青铜器知识,感受古代山东的灿烂文明!

上一篇:孔博藏珍 | 文物中的古代女性风采

下一篇:四时之美 | 春分——中分春一半 春华今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