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我国青铜器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商周时期,山东出土的青铜器以酒礼器和食礼器为核心,表现了山东地区与商周王朝双向互动式文化交流。战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及生活习俗的变化,铜器开始由礼器转向日常实用器,以新的形象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孔子博物馆有“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展出了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带大家领略古代手工艺的风采,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青铜礼器
《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与祭祀紧密相连,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形成了一套集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兵器于一体的礼乐制度。
青铜簋
青铜簋(guǐ)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礼器,用以盛放“黍稷稻粱”?!蹲蟠ぐЧ荒辍罚骸爸倌嵩?,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薄昂奔础昂黧?。杜预注:“胡簋,礼器名,夏曰胡,周曰簋。”孔子以“胡簋”指代礼乐制度,可见簋在礼乐制度中的重要性。
引簋
西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引簋”内壁及盖上有铭文76字,讲述了周王任命“引”率领齐师,“引”追击敌军,缴获兵器,铸造宝簋的史实。
青铜觥
青铜?。╣ōng)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酒礼器。
丰觥
西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武王灭商后,姜尚受封于齐,称齐太公。奉觥上有铭文“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其中的“齐公”铭文,是首次发现与齐太公姜尚直接相关的考古遗存。
青铜簠
《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fǔ)簋?!焙吺鞘⒎拧笆蝠⒌玖弧钡氖⑵鳎庵殖し叫蔚那嗤衿饔跋焐钤?,后世多以簠盛装祭品。
夔龙纹簠
春秋 山东博物馆藏
1963年出土于肥城小王庄的夔龙纹簠,器型纹饰皆极精美,是春秋青铜簠的杰出代表。器型整体呈长方形,器身两侧饰双兽耳,器底下承四兽形足,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饰卷体夔纹,器盖器身纹饰相同,唯盖沿正中饰以小兽头,用于器盖器身相扣合。
书刻工具
简牍作为一种古老的书写载体,在造纸术普及之前长期流行。一般来讲从材质上分,简为竹制,牍为木制;以形态来区别,简更为细长,可供书写一两行字,牍幅面宽大,可供书写多行文字,但在实际使用中区分并不那么严格。
簪笔、佩削刀人物形象(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前室西壁横额)
书刻工具
春秋 济宁市博物馆藏
这套书刻工具用于简牍的加工制作,其中刀、针、钻8件,锯2件,削7件,锛、斧3件,凿4件,磨石3件,共计27件。涵盖了破竹、制片、刮削、修整、编缀的各项工序,是研究春秋时期简牍制作工艺的宝贵资料。
一起来孔子博物馆,观赏“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了解更多青铜器知识,感受史前山东的灿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