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与孔子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论语》主题展展陈大纲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教授、北京大学儒学专家刘玉才教授、张丽娟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胡平生研究员、刘绍刚研究员等著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专家论证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研究员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听取了孔子博物馆《论语》主题展的展陈大纲与设计方案汇报。与会专家就大纲及方案进行了认真审阅,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认为:孔子博物馆举办《论语》主题展是用博物馆语言和视角阐释儒家经典、解读《论语》思想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典籍文物的活化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展陈大纲和设计方案有亮点有新意,已有较好的基础,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专家论证会原则通过该方案。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陈来教授指出,展陈大纲中部分概念与定义尚有可商榷之处,展板文字表述与文物照片应当严格对应,对于学界尚未形成共性认识的意见要谨慎使用,注意吸收当前学界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
评审专家则指出,孔子博物馆应当借鉴利用最新的考古成果、充实展陈内容,海外如日韩国家等资料也应加以适当补充。同时,《论语》主题展的举办必须考虑观众的参与度,打造一场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水平展览。
《论语》主题展是孔子博物馆2021年度大展,展览汇集了众多国内精品文物,如七朝石经中的《论语》拓片、西北汉代《论语》简牍、吐鲁番文书、《论语》珍本古籍、海外《论语》译著等。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传承两千余年,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蕴含了丰富的关于自身修养、交友处世、治国理政的理念,融汇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次展览,意在考镜源流,了解“论语学”的学术发展脉络;考亡佚、知中外,了解《论语》传播历史。重读《论语》,走近孔子,聆听教诲,品味书香,感悟经典的智慧。
本次展览拟定于今年8月中旬在孔子博物馆基座层临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
(办公室 林彦中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