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孔子博物馆开展了“奉匜沃盥”社教活动,临开学前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卫生教育课。2020年上半年,全球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下,勤洗手是有效预防病毒的措施之一。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洗手礼仪以及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在西周时期,洗手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叫“奉匜沃盥”,即洗手礼。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也就是洗手。《周礼·春官·郁人》载:“凡祼事沃盥。”孙诒让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 盘)承其弃水也。”也就是说,“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贵族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首先,同学们随社教老师来到展厅,近距离观赏“奉匜沃盥”礼中所使用的珍贵文物——铜匜和铜盘。
鲁仲齐铜盘:西周,鲁国故城遗址 48 号墓出土,现藏于孔子博物馆。折沿,浅腹,折耳,人形足。足部三人高鼻广目,头顶盘腹,背倚圈足,双手抬盘 ,呈半蹲状。内底有铭文共十五字:“鲁司徒中(仲)齐肇乍(作)般(盘),其万年永宝用享”。青铜盘一般为承水器,多在宴飨前后行“沃盥之礼”时与匜、盉配合使用。
鲁仲齐铜匜:鲁仲齐铜匜,西周,鲁国故城遗址 48 号墓出土,现藏于孔子博物馆。呈瓢形,曲口,槽形流,深腹圜底,龙形鋬,兽形扁足。内底铭文共二十七字:“鲁司徒中(仲)齐肇乍 ( 作 ) 皇考白(伯)走父宝也(匜),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匜为盥洗注水器,一般与盘配合使用。《左传·晋书》:“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国语·吴语》:“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仪礼·公食大夫礼》:“设洗如飨,小臣具槃(盘)匜,在东堂下。”
随后,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七步洗手法,这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能有效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最后,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制作窃曲纹铜匜。
一个下午的时间,孩子们既收获了古代礼仪和文物知识,又学习有效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是不是满满的成就感呢?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期每天都充实快乐,茁壮成长!
(社教部 徐梓琳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