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祝愿一件事情顺利达成时,?;嵬芽诙觯骸白D懵淼匠晒?!”这个充满力量与速度感的成语,源自古代战场,后来演变为对迅速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你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本期让我们一起探寻成语“马到成功”背后的故事。
成语出处
“马到成功”最早见于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五侯宴》楔子:“有五百义儿家将,人人奋勇,个个英雄,端的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闭饩浠懊杌媪艘恢в晌灏倜宥医槌傻亩游橛⒂律普降那榫?。
成语解释
“马到成功”字面意思是战马一到,立即成功,其中,“马”指战马,在古代战争中,战马是重要的作战工具,其速度和冲击力往往能决定战斗的胜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情时,能够迅速、顺利地取得成功;也可以用于祝福他人在某项事业或活动中能够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
马与中国文化
马在中国古代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中的祥瑞象征。在传统文化中,马象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成语,无不体现出人们对马的喜爱与推崇。在古代,马与战争密不可分,良马意味着强大的战斗力?!赌纠际分?,木兰从军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道出战马装备的繁复;辛弃疾笔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皆以战马写尽沙场豪情。
战国黄玉马 孔子博物馆藏
1978年出土于鲁国故城乙组战国晚期墓。玉马以黄玉雕成,质地莹润,局部带棕褐色沁斑。整体作直立姿态,昂首挺胸,四肢稳健,下承方座。匠人以圆雕为基础,结合阴线刻与浅浮雕细腻勾勒出眉眼、耳鼻及鬃尾,更巧用“俏色”工艺呈现马匹毛发的自然质感。战国玉马题材存世极少,此件黄玉马是研究当时马形艺术与文化交流的珍贵实物。
明人彩绘圣迹图册页——作歌丘陵图 孔子博物馆藏
马车,可用于出行、田猎、礼仪与战争,代表了古代制造业的高超水准,更是身份与等级的象征。
鲁国故城车马坑复原 孔子博物馆展厅
2018年,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发现4处战国车马坑,可能附属于高等级墓葬。其中CMK1坑长13米、宽3.8米,内葬4车20马,最高规制为“四马一车”,符合《逸礼·王度记》中“卿驾四”的记载,反映了周代严格的车驾制度。
马,不仅是古代战争与交通的核心,更是中国文化中成功与祥瑞的象征。从寓意美好的成语,到孔子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我们都能感受到马在中华文明中的深远影响。期待与你在孔子博物馆共同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上一篇:流动博物馆 | 孔子博物馆走进曲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