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 | “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三十四)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孔然 点击数:256 2023-10-28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三十四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孔然,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战国时期的国子鼎。

“国”氏为齐国望族,“国”氏宗子称“国子”,是周王朝所命的“守臣”,世为齐国上卿?!蹲蟠芳窃?“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杜预注:“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贝呵锸逼凇肮笔系匚幌院?屡执齐之国政。战国前期,“国”氏仍袭“国子”尊号。位于临淄尧王村“国”氏墓,出土8件鼎、6件豆、2件壶。

1698630480122130.jpg

国子鼎

战国 山东博物馆藏

1698630496469922.jpg

国子鼎铭文

这件国子鼎1956年出土于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尧王村,现藏于山东博物馆。通高32.5厘米,口径28.8厘米。青铜质,子母口,双附耳,有盖,圆底,三马蹄形足。鼎内“国子”铭文赫然其上,表明战国“国”氏地位崇高。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鼎盖较平,盖面微上鼓,盖顶中间为半环钮,周围三长方形钮,却置时可作为盘足。

图片1.pn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活动预约 | 孔博秋日观察员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