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二十四)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刘晓娜 点击数:165 2023-08-12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二十四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刘晓娜,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的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白陶袋足鬶。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鬶是一种重要器形?!端滴慕庾帧吩唬?/span>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妫,从鬲规声。”鬶为古代炊具。白陶以高岭土烧制而成,质地坚硬、光润洁白、叩之清脆。


1691980743292393.jpg

白陶袋足鬶  大汶口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

 

这件白陶袋足鬶1959年出土于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博物馆藏。整体高23厘米,陶鬶颈部、口部仰首 向上,索状把手,流口如喙,神形似鸟,是鸟类形象的艺术化再现。三足上粗下细位于器腹下部,如口袋状中空并与腹部相通,加热时可增加器物的受热面积,体现了炊具的发展与进步。模仿动物的形态制作器物是古人常用的造型设计方式,白陶袋足鬶融写实与抽象风格于一体。以白陶鬶为代表的白陶,在龙山时代向西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成为中原王朝“明尊卑、别贵贱”的重要礼器。夏商周三代的白陶,皆始于大汶口文化。


1691980761445886.jp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