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二十三)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韦媛媛 点击数:337 2023-07-31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二十三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刘晓娜,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的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口尊。


1690769656992258.jpg 

大口尊  大汶口文化 莒州博物馆藏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海岱地区最早的文字符号,发现于大汶口文化的大口尊上,见证了5000年前的文明曙光?!吨芾瘛ご汗僮诓吩疲骸氨缌鹬铮源漓?、宾客。”《礼记·明堂位》记载:“尊用牺象山罍。”尊的形制多样,既作酒器,又作礼器。

 1690769680641825.jpg

大口尊纹样

大口尊是尊式之一,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展览中4件陶制大口尊,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和莒县杭头遗址。均为夹砂陶,胎壁厚重,敞口,深腹。器物表面装饰粗细不等的篮纹,图像纹饰皆采用单线条阴刻技法,同时附以压印法。符号多刻画在口沿下部和器身中上部。迄今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刻划符号有30多个,可分为日月山(日火山)、植物、斧斤、高台等多个类型。形似“日火山”、“日月山”的符号,被古文字学家释为代表日出的“旦”字,或者代表太昊少昊的“昊”字,二者皆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大口尊上出现的图像符号对研究中国史前社会和中国文字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690769794287735.jp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墨香传承 | 暑期书法研学营活动回顾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