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二十二)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孔然 点击数:283 2023-07-25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二十二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孔然,欢迎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褐陶牛角号。 

 

1690162082582156.png

褐陶牛角号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礼记·月令》记载:“凡用乐必有礼。”《通礼义纂》云:“长鸣,角也?!苯枪攀背S糜谡髡?、祭祀、集会、庆祝等场合。褐陶牛角号作为一种礼乐器,反映出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特质。

这件褐陶牛角号1979年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19号墓,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通长39厘米、角口内径6.4厘米、外径8.5厘米,出土时置于墓主人腰部右侧。墓主人为成年男性,随葬品中陶器有66件,推测墓主人为部落首领,以这件褐陶牛角号发号施令。褐陶牛角号为夹砂褐陶,呈灰白色。整体形似水牛角,中空,身部弯曲渐粗。器身饰瓦纹、篮纹,圆唇,喇叭口,窄平沿,吹口为小圆口,尾部成大圆口,能吹出像海螺一样洪亮的声音。褐陶牛角号制作精细,吹之作响,反映出新石器时代中国东方先民正在逐步走向文明社会。


图片2.pn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