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二十一)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刘晓娜 点击数:253 2023-07-18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二十一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刘晓娜,欢迎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鼓。

?1689564834449601.jpg

彩陶鼓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

有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礼。礼乐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石器时代已现肇端。彩绘陶鼓是大汶口文化重要的礼乐器。彩绘陶鼓可与先秦典籍中的“土鼓”相印证,如《周礼·春官·龠章》记载:“掌土鼓豳( bīn)龠( yuè)?!倍褐P⒃唬骸岸抛哟涸疲和凉?,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之”,这里的“土鼓”就是指“陶鼓”。

这件彩绘陶鼓,1978年出土于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高41厘米,口径30厘米。呈束腹式长筒状,为单面鼓,近鼓面处有一周鸟喙形凸钮,用以绷紧鼓面。器腹两侧有对称小圆孔,底部正中亦有小圆孔,器底器腹之间又饰一圈锯齿状戳印纹。鼓身用白色、深红色和褐色等三彩分两层彩绘连环花瓣纹。在祭祀、乐舞、征战、狩猎等活动中都离不开鼓,除乐器用途外,陶鼓还起到报警、传递信号等作用。陶鼓的发现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689564849856781.jp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

上一篇:精彩活动 | 走进孔子故里 感悟传统文化——全省500余名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走进孔子博物馆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