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十九)

作者:张品宽 韦媛媛 点击数:272 2023-06-27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十九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韦媛媛,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八角星纹彩陶豆。

 

《说文解字》解释:“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豆为古代的一种盛食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的豆多为陶豆,并为不同地域文化的居民所通用。


1689316504496165.jpg

八角星纹彩陶豆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此件八角星纹彩陶豆,是大汶口文化先民使用的盛食器,1978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28.4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泥质红陶,豆盘圆唇,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涂抹了一层深红色陶衣,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等彩料绘出半月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八角星之间同样用两列白彩竖线间隔。圈足部位绘两圈褐色彩带,彩带之上用白彩绘括弧形几何纹样。

八角星纹采用复彩的绘制技法,黑、白、红、褐多种色彩兼用。利用白底红彩和红底白彩的不同效果区分口沿和豆身。八角星纹中的红色方心增加了色彩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用黑彩勾边,黑白对比,突出色彩主体,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八角星纹形似太阳,光芒四射照向八方,更有天圆地方之意,是大汶口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彩陶纹样。


1689316554268318.jp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孔子课堂|“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二十)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