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 | “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十八)

作者: 点击数:541 2023-06-16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十八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孔然,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展览中的花瓣纹彩陶壶。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原本主要用作饮食器具的陶器,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具备礼器性质。彩陶是在陶坯入窑烧制之前,用不同的颜料在陶器表面画出各种彩色纹样和图案,装入窑中烧制而成。大汶口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


1685931164141730.jpg


花瓣纹彩陶壶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展览中的这件花瓣纹彩陶壶1974年于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16.3、口径6.3、底径3.5厘米。出土时位于双人男性合葬墓右侧个体肩骨外侧。陶壶为红陶质地,上绘五瓣花瓣纹,较为写实。以黑彩绘弧线三角纹,形成花瓣的底色,并以白彩勾边。曲回勾连,独特的图案结构模式使得花瓣醒目而突出?;ò曛屑湟陨詈焐驳阈纬苫ㄐ?,点的缀连使得画面更有节奏感。点、线、面的纹饰组合,体现重复构成的构图形式与二方连续的设计美感。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的花瓣纹样,施彩颜色艳丽多样,步骤更为精细讲究,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彩绘纹样。

1685931182311342.jpg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展



上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

下一篇:孔子课堂 | “孔子密码”云直播走进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小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