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朱郁安,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战国时期的双龙玉璜。
双龙玉璜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玄璜礼北方?!庇耔?“礼天地四方”的六器之一?!端滴慕庾帧分屑窃兀骸拌?,半璧也”。又释“环,璧也”。玉璜的外形近似半璧或半环。
这件战国出廓双龙勾云纹玉璜,为鲁国故城遗址52号墓出土。现藏于孔子博物馆。长8.7厘米,半径4.5厘米,厚0.3厘米。璜身雕刻勾云纹,体扁平,呈扇面状,有一穿孔,作为组玉佩中挂系的佩饰。出廓透雕“S”形双龙,相向而视,龙首微抬,口微张上卷,尾下垂卷曲,龙身刻鳞纹。其上双龙造型生动传神,线条古朴简练,棱角婉转有力,构图活泼奇巧,布局对称协调,呈现均衡之美。出廓式玉璜为战国玉璜典型器型风格之一,即在玉璜的主体外融合镂空透雕技法增添龙、凤、蛇等造型,玉璜器型更加精美、复杂。这件双龙玉璜在制作工艺上采用透雕、阴线刻、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层次分明,形象地展现了工匠精工细作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