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韦媛媛,欢迎继续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春秋时期的龙形玉饰。
龙形玉饰 春秋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展览中的这两件龙形玉饰1977年于曲阜望父台墓地出土,收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玉质晶莹温润,局部有褐色沁斑。龙体扁平,呈片状,其一高8.2,头宽2.8,厚0.3,孔径0.12厘米;其二高7.7,头宽2.3,厚0.25-0.3,孔径0.12厘米。龙身为卷曲的形态,呈“m”形曲线状,屈颈挺胸,整体充满张力,动感十足。两龙呈现不同的神态,一条俯视斜下方,另一条头部微抬,稍有仰视。龙首刻画精致,口唇微张,上唇略长,向上卷。背部有突棱,龙的边缘随器型阴刻轮廓线,身躯中部线刻谷纹,尾部收缩内卷。腹部各有一穿孔,作为组玉佩中饰件之一,便于穿缀。这两件龙形玉饰造型设计巧妙,纹饰简洁,线条流畅,制作精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