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一次全约微信联系方式-附近200米约爱电话,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全国空降同城免费qq

中文 | EN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会教育

孔子课堂 | “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的发展”系列讲座(八)

作者:社教部 张品宽 刘晓娜 点击数:345 2023-03-23 文章来源:

系列讲座第八期.mp3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刘晓娜,欢迎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周时期的俏色玉鱼鹰。


1679276783704456.jpg


“俏色”是玉雕行业中的专业术语,特指巧妙运用玉料上的多种色彩来雕刻玉器。在玉雕创作中,利用玉石的天然颜色,巧妙布局,因材施艺,被认为是玉雕的“点睛之笔”。


1679276760744870.jpg

俏色玉鱼鹰

西周  济阳区博物馆藏


这件俏色玉鱼鹰1979年出土于山东济阳刘台子遗址,长5.2、宽3.6、厚0.6厘米。玉鱼鹰采用浅浮雕勾勒平面玉块的手法,巧妙地利用玉材上的天然颜色,雕刻成两个色泽、形态不同的动物。鱼鹰呈青黄色,玉质光洁细腻,体态刚劲,转头回首,长喙衔鱼,双翅阴刻卷云纹,收翅扬尾,双足尽收,背毛飞起,脚爪前伸,似完成捕鱼的瞬间。小鱼呈深褐色,挺身翘尾,头上翘,双尾,鳍饰阴线,呈奋力挣扎状。玉匠把鱼鹰捕鱼的飞翔姿态和鱼落鹰口的挣扎姿态惟妙惟肖地定格在这块小玉片上,用玉料的本色作俏,刻画出鱼鹰叼住小鱼得意洋洋的瞬间动态,充分显示了鱼鹰机灵、尖嘴锋利、善擒鱼类的特性。被叼住的小鱼,正在奋力挣扎,其形象也被雕刻得栩栩如生。

俏色玉鱼鹰“借色而雕,顺势而为”,头部中间有一钻孔,是一件珍贵的古代艺术装饰品。它的发现对于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玉雕工艺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商周时期俏色玉雕的代表作品,俏色玉鱼鹰被收入《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上一篇:孔子密码——孔子博物馆主题研学课程

下一篇:孔子课堂 | 社教活动报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