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孔博云上谈”本周三20:00如期与大家见面,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主任徐冉带我们切身体验到了孔博馆藏明代品官服饰背后的礼制内涵。
在中国古代,服饰有着浓厚的等级意识,中华服饰发展至明代,集周、秦、汉、唐之大成,在礼仪场合、使用标准、等级差异等方面形成了更为系统的规范和要求。
因孔子嫡裔衍圣公的特殊地位,孔府得以留存下来大量明代服饰,这些服饰是明代社会礼制、礼法、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研究明代服饰体系的珍贵资料,从服装用场、结构、色彩、纹饰、配饰等方面均有其背后的礼治诉求,是对儒家“礼”文化的最好实物诠释。
“服以旌礼,礼以行事”想要了解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礼”制内涵,请点击下方视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吕越教授从时装艺术的前沿引领性、科技性、传承性,以及时装设计的原创力量、时装艺术及其收藏价值等方面带领大家展开讨论和思维发散,同时又以对应的时装设计案例做了进一步阐释与说明。无论是侯赛因·卡拉扬的《桌子装置裙》、三宅一生的褶皱,还是艺术家王雷、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武学伟的作品,都带给了大家不同的文化性、不同的当代风貌以及来自不同创作者的内心关照。
“设计是在功能和审美两级之间滑动的”想要了解时装设计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变,请点击下方视频。
嘉宾简介:
徐 冉
孔子博物馆孔府旧藏服饰研究中心主任
文博副研究馆员
主要负责孔子博物馆纺织品文物藏品的?;?、修复、研究、展示工作。孔子博物馆2022年推出的“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策展人。
吕 越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时装设计创建人,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时装艺术国际同盟主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时装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时装艺术国际展策展人。
她在时装设计和艺术创作上均有造诣,并受聘加入专业设计团队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重大项目相关产品”设计、“2008北京奥运会”制服设计、“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晚会”服装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服装设计、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服装设计、2014北京APEC 领导人礼仪服装设计等设计工作。
上一篇:返回列表